禮部侍郎本來隻是例行公事的問一句,卻未曾想到太皇陛下不僅親自過問,竟然還要親自出題!
“陛下稍等……”
不多時,禮部侍郎拿過來一本論語,恭敬的遞給老朱。
老朱接過論語隨意翻了翻,在上邊劃定了幾個考題。
“就考這幾個吧!”
禮部侍郎聞言恭敬的接過書,但卻沒有翻開,而是命人直接拿錦盒給封起來,隻等考試那天再拆封印刷。
“陛下能親自出題,這可是全京城百姓子弟的福氣呀,他們得知此事一定會感念聖恩,更加忠心為朝廷做事!”
“你下去吧!”
“諾!”
老朱打發了禮部侍郎,一個人站在窗前遙望天空的圓月。
你給咱一夜溫柔,咱給你兒子一世富貴也算相抵了吧?
雖然老朱自認為了結了心事,對楊氏沒有任何虧欠,但午夜夢回之時,他依然有些悵然。
這種被陌生女人崇拜、敬愛、喜歡的感覺真是太好了,讓他仿佛年輕了二十歲!
皇家大學的招生考試比萬壽節早半個月,因此所有藩王及其家眷都提前一個月就入京了,隻為了能讓自家孩兒考個好名次。
他們是不擔心考不進去的,畢竟皇家大學本就是皇家辦的,不招誰也不能不招他們啊。
而且還是宗人府硬性規定,皇族成員年滿八歲必須進京讀皇家大學。
學不會咋辦?
好辦!
皇家大學有學前班,一對一輔導,保證你能跟得上。
不過,皇家大學經過幾年的辦學,早就脫離了強製人入學的低級,成為京城首屈一指的金牌學府。
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可以不經過科舉,直接進入六部實習,並且不占用恩蔭名額。
當然,想要達到這一成就,首先畢業成績得非常牛逼才行。
皇家大學采用的寬進嚴出,如果考試成績不合格,哪怕是皇族子弟也隻給你一張肄業畢業證,證明你在這裡讀過書而已。
因此,隻要能在皇家大學正常畢業,不論是進入朝廷六部,還是軍方都是熱門搶手的香餑餑。
因為從這裡出來的學生,不僅有著卓越的才華,還有著其他大學學子所無法比擬的人脈資源。
設想一下,在這裡讀書的都是皇子皇孫,以及滿朝勳貴、大官子弟,隨便拉攏個小團夥,那都是能影響大明未來格局的力量。
基於以上種種,各大藩王已經不那麼抵觸送孩子入京讀書了,甚至將這事當成個攀比。
你家孩子入學考試考九十,我家孩子入學考試就考九十九。
而且老朱也出來湊熱鬨,凡是皇族子弟考出好名次,他都大加賞賜。
不僅直接賞賜皇族子弟本人,甚至會封誥其母妃,加封其父王。
因為有著這樣巨大的利好,因此所有藩王都卯足了勁,孩子剛學會說話就聘請名師教授學問,務必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未來在皇家大學入學考試上給自己掙足麵子!
皇家大學招生考試非常正規,全套流程都是參照大明科舉製度。
鳴放禮炮開龍門,考生入場要搜身。
隻言片語不能帶,吃喝拉撒全安排。
在龍門正式開啟之時,不論是皇子皇孫,還是平民百姓都得排隊入場。
唯一區彆就是皇族走特殊通道進場,但一應抽檢環節跟其他人都一樣了。
朱濟熺送自家弟弟入場,在臨入門之前柔聲安慰道。
“濟熿,你不用緊張,兄長昨天測試過你的學問,你隻要將兄長教你的格物知識全都答對,這就保底有三十分了。剩下的四書題,你隻要不錯的太離譜,至少還能再打三十分。”
“有六十分打底,不管跟誰比咱們都不寒磣!”
朱濟熿聞言乖巧的點點頭。
“大哥放心,弟弟一定好好答,給咱們晉王府爭光,給父王爭光,給母妃爭光!”
朱濟熺在聽到“父王”之時神色一黯,他現在感覺自己就是個沒爹的孩子。
自家父王整天琢磨養生修仙,彆說不管王府內外事物,就連三衛兵馬都扔給自己替他管理……
現在三弟參加考試這樣的大事,父王竟然都沒露麵,讓朱濟熺對他的怨念繼續+999……
跟朱濟熺遭遇類似,秦王一脈的朱尚炳也早早就肩負起掌家的責任。
雖說現在秦王已經回到大明,但他一直賴在京城不回封地,滿腦子都是想央求朝廷給他們家倆親王爵位。
但這事吏部一直以不合禮製卡著,哪怕朱元璋和朱允熥都鬆口,吏部就是不同意。
明眼人一看就是有人給吏部撐腰,否則借吏部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乾涉皇家之事。
因此,朱樉就跟吏部耗上了,天天準時去吏部打卡,一邊給自己討要親王封賞,一邊給自己的幾十個便宜兒子要爵位。
反正地盤他幫大明打下來了,大明必須得給他個說法!
朱尚炳跟朱濟熺一般安慰自家弟弟,比起朱濟熺好一點的是,他有個靠譜的母妃。
大元齊王王保保之妹王氏,又名觀音奴。
王氏一直不受寵,隻是在秦王下罪之後,朝廷處置了次妃鄧氏,這才將其從親王府的冷宮裡放出來。
王氏重獲自由扶持長子朱尚炳,主動聯絡親戚為朱尚炳結交人脈,謀求讓朱尚炳順利襲爵。
在王氏的諸般努力下,朱尚炳不僅順利繼承秦王爵位,還迎娶了常茂之女,跟常家攀上了親。
因此,朱尚炳對待自己這個名義上的母妃非常尊重,在叮囑了弟弟朱尚烈一番,又將其推到王氏麵前。
“母妃!”
“弟弟就要進考場了,還請您對弟弟訓話。”
王氏聞言微微一笑。
“朱尚烈,咱們秦王一脈跟其他宗親不同,你父王脾氣暴烈,觸怒了太皇陛下和當今陛下,咱們秦王一脈隻能遇事隱忍,切莫強出風頭。”
“你此次考試隻需用心作答即可,咱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朱尚烈聞言躬身行禮道。
“兒子多謝母妃教誨!”
在王氏教導自家子弟之時,老朱正在貢院對麵的狀元樓上眺望,一邊觀看京城飛莘莘學子,一邊觀察老朱家的子孫。
“那個是王氏吧?”
秦德順聞言趕忙回複道。
“皇爺好眼力,那邊的確實是王氏,看樣子王氏正在給朱尚烈皇孫訓話哩!”
老朱聞言點點頭。
“倒是個儘職儘責的好孩子,隻是秦王那個混賬,竟然寵妾滅妻,將王氏關在王宮的冷宮裡……”
“一會兒跟郭慧妃說一聲,讓她找個由頭賞這孩子點啥!”
“皇爺仁慈!”
老朱又看了幾個自己的兒子,見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戰意盎然,心中也就放下心來。
皇家大學招生考試什麼都好,就是這個排大榜不好,一旦朱家子孫都落在後邊,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嗎?
看來還得再增加獎賞!
比如說前十賞多少,前五十賞多少等等。
老朱是從沒想過作弊的,一來是丟不起那個人,二來也是沒必要。
畢竟他們皇族隻是走個過場,排名靠前與否並不重要。
老朱在看過自家兒郎後就將目光放在長長的百姓隊伍上。
相較於朱家子孫都是八歲到十歲,百姓方麵的真容就多大歲數的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