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竹君,有沒有興趣來我們龍江隊啊?這段時間你的表現,隊裡那是相當的滿意。現在隊裡正好有一個空缺名額,如果你這邊沒有問題,這份意向書你簽一下。”
“領隊,不好意思,我決定留在琴島隊。”羅竹君毫不猶豫地說道。
門外的尚薇偷聽到羅竹君的話後帶著笑容離開了。羅竹君啊羅竹君,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拒絕,但是現在這個省隊的名額我尚薇要定了。
從領隊辦公室出來,羅竹君一點都不後悔。她決定了,她要留在琴島隊,和陳冕她們一起爭奪接力賽的冠軍。
這幾天羅竹君一直在想,萬一她和張樂、張浩宇三個人都沒有拿到牌子,琴島隊被解散了該怎麼辦。
每次羅竹君的回答都是,她不想看到琴島隊被解散。
認清了琴島隊在自己心中的分量,羅竹君今天的拒絕才這麼果斷。
“這些天訓練的情況,我都看在眼裡,兩個隊的隊員表現都很不錯。”陳敬業那張嚴肅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下午的訓練結束後,龍江隊和琴島隊的隊員沒有立刻走人,而是聽從陳教練的吩咐在冰上集合。
“本來今天我想再搞一個交流賽的,但是錦標賽就要到了,到時再交流也不遲。”
聽見陳教練的話,眾人剛剛被誇時的笑容都收斂起來。
“這次比賽,我希望大家都能認真對待,運用好這些天學到的東西,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聽到了嗎?”
“聽到了,教練。”
“好,該說的我都說了。”陳敬業看向鄭凱新,“老鄭,你要不要說點啥?”
“我就不說了吧。”鄭凱新正想推辭,看見了琴島隊隊員們期盼的目光,“行,我就簡單說幾句。”
“這些天大家訓練辛苦了。錦標賽上,希望咱們琴島隊的隊員好好發揮,讓龍江隊看看咱們的水平。”
“好!”琴島隊員們齊聲喊道。
“這不你讓我說的嗎。”察覺到陳敬業不善的目光,鄭凱新拿上筆記本走人。
“這個合訓到今天就結束了,大家回去後好好休息,都散了吧。”話說完,陳敬業揮揮手讓隊員們解散。
“本來想趁今天這個機會請大家吃鐵鍋燉大鵝的,但是馬上就要比賽,還是等比完賽再吃吧。”徐朵朵一臉可惜地說道。
“比賽重要,等比完賽再吃也不遲。”張樂說話時看向羅竹君和張浩宇,他們三個這次比賽可是有任務的。
“走吧,今晚去食堂吃。”隊員們跟著侯思源下冰,準備換好衣服去吃飯。
尚薇沒有來找羅竹君的麻煩,兩個隊之間沒有發生衝突,張樂鬆了口氣。
大師姐不用遭罪了!
短道速滑是一項有一定危險的運動。
運動員在比賽中處於高速運動狀態,碰撞、摔倒等情況時有發生,極易被其他運動員的冰刀劃傷。
為了保護運動員,比賽前,運動員必須穿上符合要求的防切割滑冰服,同時佩戴頭盔、防切割手套、護腿、護膝及護頸等護具。
即使這樣,運動員在比賽中受傷的情況仍然時有發生。這其中一部分是意外所致,一部分就是妥妥的人禍了。
“老陳,這些天辛苦你了,我隊裡的隊員都說收獲很大。”鄭凱新走得很慢,陳敬業很快便追了上來。
“行了,客套話就不用說了。陳冕那邊......”陳敬業沒有死心。
“打住啊,老陳,你不是都和她說過了嗎,人家不同意。”鄭凱新笑道,“陳冕在琴島隊不用你操心,我會好好教她的,到時給你拿個金牌回來。”
“幫我照顧好她吧。”陳敬業並不指望女兒能拿金牌,他現在很納悶。
什麼時候龍江省隊的吸引力這麼低了?女兒陳冕拒絕轉隊,琴島隊另外兩名隊員張樂和羅竹君也拒絕轉隊。陳敬業已經知道羅竹君也放棄轉來龍江隊。
鄭凱新點頭,哪怕陳敬業不說,他也會照顧好陳冕。照顧好隊裡的運動員本就是他這個主教練的義務。
合訓結束的次日,龍江隊和琴島隊的人分彆搭乘大巴前往台河市參加這一站的精英錦標賽。
台河市,彆稱煤城,是龍江省重要的主焦煤和無煙煤生產基地。
本是一座資源城市的台河市,因為一個人——孟慶餘,和一項冰雪運動——短道速滑,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世紀80年代末,孟慶餘教練向領導力薦,希望台河市專攻當時的新生項目短道速滑。
僅過去幾年,台河市出身的短道速滑運動員便在世界賽事上頻出佳績。一個又一個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名字:張傑、楊揚、王濛······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到了現在,台河市更是被人冠上“中國冬奧冠軍之鄉”“中國短道速滑之鄉”“冬奧冠軍搖籃,短道速滑聖地”的稱號。
大巴進入台河市區,鄭凱新專門給隊員們介紹了這座城市的短道速滑運動曆史。
大多數琴島隊的隊員聽完教練的介紹後都很驚訝,沒想到背後有這麼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