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無言以對。
難怪朝野的臣子會有一個說法,說陛下雖然可能是生而知之者,但其性格、作風頗多矛盾之處,是一個讓人難以揣摩的深淵。
本來是好事。
天子嘛,就要讓人揣摩不透。
可兒子有時候的性格著實是太矛盾了,很多事情他都在想當然的做,絲毫沒有去考慮其中是否還有其他內涵。
好在格物致知也是儒家理念。
仁宣之治後,大明一直是儒家思想占據主流,哪怕是幾十年後聖人王陽明的心學,也還是儒家思想,所以在場的群臣很快醒悟過來,禮部尚書陸瑜道:“陛下,那是否要把格物致知的學說,專門編排一本書出來作為官學教材?”
朱見濟點頭,“可以,此事交給教育司的陳獻章,讓他著手落實。”
看了一眼。
教育司和醫衛司的司長今天都沒來。
也不急著下旨,先把大的政策落實了。
咳嗽一聲,“今年不出意外的話,漠北和中南半島的金邊、大城都將納入我大明疆域,關於這三個地方,朕認為金邊、大城可各設立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和一個都司,但是漠北幅員遼闊,僅僅隻設立一個承宣布政使司和都司,可能有點不夠,諸位卿家認為如何?”
漠北,就是在蒙古高原一代,包括後世的外蒙古,唐努烏梁海,貝加爾湖以南。
如此遼闊的疆域,人口雖然不多,但轄境太大。
至少要設立兩個以上的承宣布政使司。
群臣:“……”
陛下你是不是想多了?
才剛過完春節,雖然蒙古諸部去年冬天被咱們黏著沒法西遷,而今年大明和蒙古之間也注定有一場生死之戰,可現在都還沒開始調兵遣將,陛下就你開始操心設立誠宣布政使司和都司的事情了,是不是有點太過於心急了?
金邊和大城也一樣,還沒打下來呐!
何健出列,“陛下,此事是否可以過些日子再考慮,當下的重點,還是應該迅速增補力量,爭取在今年之內結束南北的兩線戰事。”
朱見濟搖頭,“局勢已經明了,北方戰事,最遲夏末結束,南方的戰事,最遲入秋結束,那麼既然是已經知道結果的事情,我們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而且朕以為,戰事一結束,從京畿直通漠、從廣西直通交趾和占城、從雲南直通南掌和金邊、從雲南直通大城的四條水泥官道,就必須立即動工,隻有這樣,才能儘快的鞏固我大明再這些疆域上的統治!”
而要修這些官道,就少不了需要地方承宣布政使司和都司的配合。
所以朱見濟的想法很簡單。
打!
打的同時,朝廷預先安排好在哪些地方設立都司和承宣布政使司,隨著大明軍隊的推進,朝廷準備好的官員立即跟進赴任。
簡而言之:打到哪裡,治到那裡,官道也修到那裡,同時,國內一些討生活的百姓,也能跟隨著官道去那裡開拓,並帶起文化同化的風潮。
隻要官道修好,大明的勢力就能在當地紮根。
所以沒必要等打完了再做這些事。
要不然大明雄師在前麵打,結果已經占領了的區域裡,各種造反、各種遊擊,那要徹底平定整個中南半島和漠北,猴年馬月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