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傳幫帶,林祖發熟悉了所有的工作業務,李愛華放手,除了每周開一次例會外,他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川菜館的開業上了。
川菜館裡的所有葷菜,李愛華全部用靈泉水滋養。
雞、各類淡水魚、蝦、雞蛋等全是空間靈泉養出來的,而他後來發現了,像豬肉、牛羊肉和排骨之類的,隻要用靈泉水浸泡超過三小時,就有變化。
雖然達不到養殖出來的那樣美味,但相比市麵上直接買回來的肉類食物,又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聞著香,吃起來更香。
他們餐廳的菜,吃過的人就忘不了,再去彆處吃,總是無法找到那種特殊的味道。所以,還得回頭再來吃。
因此,開業之後,大概從第三個月開始,客人天天滿座。
李愛華知道,這裡有一半的功勞屬於自己的廚藝,另一半的功勞屬於靈泉水。
就連曾領導,李懷德處長,楊廠長等老上級,現在請重要的客人吃飯,基本上都是來他的餐廳了。
口碑這東西,就是口口相傳。
原先曾經請他去家裡做過家宴的主顧們,聽說他開了餐廳,也紛紛過來捧場,要知道那幾年他做的可都是非富即貴人家的家宴啊!
還有他做古董生意時的那個「民間文化愛好者協會」,那裡麵的人可都是有錢又有品的人,得知他現在是這家餐廳的老板,很多人把與客人見麵的機會都放在他的餐廳裡了。
當然,生意不是靠熟人撐起來的。更多的是市場上來的客人,但在開業之初,這些關係網還是起到了引流的作用。
開業後,經過半年的時間摸索,李愛華基本上對後廚的很多工作進行了量化處理。
每晚回家寫筆記,這個年代隻能手寫,他無比懷念後世的電腦,要是製作電腦文檔該多麼輕鬆愜意啊。
可是,現在是1983年,隻能用手寫。
黃衛紅見他寫得辛苦,便讓他口述,她幫他記筆記。
到了下半年八月份的時候,黃衛紅幫助他把筆記整理成了《川菜後廚管理量化標準》。
整理完成後,他就和婁曉娥商量,再開第二家分店。
店麵開始裝修,婁曉娥負責大堂管理人員的培訓,李愛華負責後廚人員的培訓。
婁曉娥之所以親力親為,她是想在剛開始的幾個店裡,把她的一些理念貫徹下去。這些東西慢慢就會沉澱成他們餐廳的企業文化,所以,她暫時不想假以他人之手。
她覺得香江那邊的人不了解內地的特點,而內地的人,她又覺得人家的思想不夠開放,眼界不夠開闊,所以,她想親自動手帶出最初的隊伍。
李愛華這邊也有想法,他整理出來的這套標準,現在不想外露。所以,決定擴張時,後廚的負責人隻能用自己人。
他另外為於莉的餐廳招聘了一位後廚管理,把馬華直接調到這個餐廳來學習。
馬華這個人天賦不高,但後天卻是非常努力勤奮。在於莉餐廳工作的這一年半時間裡,他越來越成熟,李愛華覺得可以給他一個機會。
這一天,他正在給馬華上課的時候,胖子找來了。
胖子來到這樣的豪華餐廳,整個人都有些傻了。天哪,原來還覺得於莉的那個餐廳就算條件不錯的了,和這個比,簡直連草都不是!
在前台導引小姐的引領下,胖子左顧右盼地走到了李愛華培訓上課的地方,李愛華當然不能讓對方看到培訓的東西,趕緊把他引到一個小包間裡坐著。
有服務員來給倒茶水,胖子看到這裡的服務員又漂亮又有氣質,眼睛都看直了。
李愛華問:“胖子師傅有事兒找我?”
胖子連忙欠欠身子:“哎,李經理。我今天來,是向您彙報一個情況。”
李愛華做個手勢,請他喝茶。
胖子抿了一口茶,用手一抹,說道:“我覺得食堂裡麵,與您當初管理我們一食堂後廚時,有些相違背的東西,所以,特彆來報告一聲。”
“謝謝你這麼關心食堂的工作,請講!”李愛華摸不清胖子的意圖,隻好這樣客氣道。
胖子盯著李愛華道:“我覺得傻柱這人有私心。”
李愛華笑了,原來是胖子對何雨柱有想法,這就好理解了。
“往下說!”
“他又開始天天往家裡帶菜了!”胖子壓低嗓音道,“而且現在食堂師傅打飯的時候,對不喜歡的人抖勺克扣,對與自己關係好的人,就多打一點送人情。”
“我看到這種情況後,就提出過幾次意見,因為這與李經理您當初的理念不合呀!可是,我們二食堂的頭兒說,連總負責人傻柱都往家帶菜了,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呢?”
送走胖子後,李愛華心中十分生氣。
他馬上給林祖發打了電話,可林祖發說他還不知道這個情況。
也是,攤子那麼大,如果食堂的總負責人故意隱瞞,林祖發的確無從得知。
第二天早晨,李愛華直接去了軋鋼廠食堂,找到何雨柱談心。
何雨住摸摸頭,滿不在乎地說道:“經理,這幾個食堂現在一個月有多少盈利?我們上繳的利潤是多少?”
特麼的,這是紅眼病啊!
得治!!
“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盈利豐厚,自然每個崗位都會有相應的績效提成!”
何雨柱去搖搖頭:“經理,你吃肉,我們喝點湯不犯法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