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沒有存在極端情況,後續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了。因為徐蒼預設的下滑軌跡就是最標準的三度下滑角,5.2的下滑梯度,這樣正好可以覆蓋住單發程序的軌跡,也就是始終保證飛機會在單發程序的剖麵之上。
如此一來,理論上就能始終保證地形上的垂直間隔了。
不過,這畢竟不是真正的進近程序而是反著飛的單發離場程序,所以有比較大的可能性會造成地形警告。
地形警告不僅僅是要看飛機與地形的垂直間隔的,還是要看接近率的。比如同樣是飛機跟地形垂直間隔一千英尺,但是飛機是往上爬的,那可能就不會有地形警告,因為地形警告係統判斷飛機的運動趨勢是增大垂直間隔的。
可要是飛機是往下降的,那就有可能出警告了,道理就跟剛才爬升是反著的。
因此在設計進近程序,尤其是最後的著陸階段的程序路線時是需要考慮正常最後下降所可能引起地形警告的情況的,而不是隻需要保證地形間隔就可以。
當然了,徐蒼後麵是顧不得這些,後續可能還要手動關閉地形警告,以防止影響他的一些心算以及操作。
而且,28號跑道的一邊由於天山主脈的存在是比較短的,隻有大約七海裡。不過,程序路線為了保證水平間隔上的安全餘度,在五到六海裡處就右轉出去了。
這就造成徐蒼最終也需要在五海裡多的地方切近10號跑道的五邊,這種短五邊,又是靠近天山主脈,在操控精細度上還是有很大的挑戰的。
理論上,徐蒼是可以心算出下滑道的,畢竟在雅加達那邊已經乾過一次了。但是,奇台機場的氣流非常不穩,地速變化很大,給予徐蒼太大的心算負擔了。
之前雅加達那次,本場附近的氣流相對平穩一些,地速變化沒那麼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減小了徐蒼心算的壓力。可在奇台,徐蒼心算的壓力驟增。
不管怎麼說,徐蒼又不是計算機,還要分心操控,實在是難於登天。
不過,奇台機場在10號跑道上是沒有盲降信號引導,也沒有相關的進近程序圖,可28號跑道是有的,在進近圖上還附有高距比的參考表。
雖說方向是反的,但是兩側的下滑角是一樣的,因此高距比的參考表也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供給徐蒼來輔助修正了,從而極大地減小徐蒼的壓力。
當然了,這等操作的定位點還是在28號跑道頭上的。跟10號跑道頭是存在偏差的,不過,由28號跑道頭定位點發散出來的反向三度下滑軌跡又是在以10號跑道頭發散出來的標準下滑軌跡。因此,即便徐蒼是以28號跑道頭作為定位點,那實際高度隻會高於10號跑道的三度下滑角軌跡。
高度高一些是沒問題的,隻要不低就行。
而且,徐蒼最後並非是要落在10號跑道上,最終還是要掉頭轉回28號跑道,所以即便高度高一些,也不會對最後落地造成影響。
沒錯,這就是徐蒼昨天一晚想出來的東西。一切一切都已經思考完畢了,而且全都是具有操作性的,隻是終歸是偏門的,不會符合法規。
但是,奇台機場的單發程序已經讓設計院束手無策了,還在法規範圍內找解決辦法,那就隻能是死胡同了。
“這就要說起來左邊的那個山口了。”後續操作對徐蒼來說相對簡單,陳國力又幫他打雜,自然不用他多耗心思,甚至開始跟王離解釋起來。
徐蒼說得很簡單,但是將自己的想法大致給描述出來了。
塔台裡的王離聽聞隻覺得很是精彩。說實在的,單發程序最大的障礙就是那下衝急流。而下衝急流來於西南,隻要下衝急流存在,那山口的強衝擊的水平氣流也會存在,兩者是伴生的。
不過,要是吹的是北風,自然就做不了這個動作了。但是,北風的話,其過來的區域雖然沒有天山這樣的天塹,但還是有不少稍低的山脈的,可以最大幅度地削弱北風。真的到了奇台區域,那基本就不成氣候了。
所以,細想之下,徐蒼的這個法子真是滴水不漏,而且他給出了準備工作的步驟,而且還做出來,那後續就有優化和推廣的可能性。
相較於歡歡喜喜跟徐蒼交談的王離,嶽笙和馬誠兩人看起來就沒有那麼開心了。不過,馬誠跟嶽笙還不太一樣。馬誠主要偏向於漠不關心,而嶽笙是真的有點兒不高興了。
而跟反應不太熱烈的嶽笙和馬誠不一樣,周延平顯得興致勃勃,偶爾還在無線電裡插上幾句,兩隻眼睛跟手電筒似的都在發光。
不是飛行員是很難理解看到這種曠世之作的興奮感的。
正當王離和周延平神情激動之際,突然角落處一個通訊員跑過來,報告給王離:“站長,場務報告跑道上麵覆蓋積雪,初步測量已經超過13毫米了。”
“嗯?”兀自沉浸在興奮中的王離聲音戛然而止,轉頭望向通訊員:“你說跑道道麵積雪多厚了?”
“精確結果還沒有得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超過十三毫米了,初步反饋過來的結果是十八毫米,而且還在增加。”
“十八毫米的積雪?”王離一怔,走到窗邊,往下看去,隻見整條跑道已經是白茫茫一片。天上飄落下鵝毛大雪,這才多久就已經覆蓋上這麼厚的積雪了,這速度也太誇張了。
周延平眉頭緊皺:“十八毫米的積雪,這好像落不了了啊。”
之所以通訊員要刻意著重十三毫米這個數值,因為按照規定,一旦道麵積雪超過十三毫米,那就禁止飛機起落了。
最最關鍵的是,道麵的積雪厚度可不是臨界的十三毫米,而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值了,後續還要增加。
剛才就顧著天上的事情了,根本沒注意到地麵的情況。
不過,剛才起飛的時候道麵狀況還沒有這麼誇張,這才過去多久了?任誰都想不到吧。
按照caac法規,那徐蒼肯定是落不了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王離自然不會直接讓徐蒼禁止落地,而且,徐蒼不落奇台,還能落哪裡?
王離回過頭,望向已經陷入深思的畢臨:“畢老,怎麼說?您老拿個主意?”
“十八毫米的積雪太厚了,強行落地過於危險了。”這不是特事特辦,之所以規定十三毫米這個條款,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至少超過十三毫米的積雪就不能保障安全了,更彆說奇台機場的風量本來就是超標了,可是不能風超標了,道麵積雪也一齊超標,這不是事急從權,而是找死。
如果僅僅是十三毫米,畢臨可能捏著鼻子認了,但十八毫米就太誇張了,而且根據場務所言,積雪厚度還在繼續增加。
現在還沒有到達山窮水儘的地步,絕對不該冒這麼大的風險。
畢臨望了眼雷達屏幕,此刻飛機離本場不遠了,但還沒有到迫在眉睫的地步,還是可以有一點點思考的空間的,便是回道:“你是這機場的領導,多久能清理好跑道?”
王離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通訊員。那通訊員似乎早已經有了準備:“站長,場務那邊剛才就說了,清理整條跑道的話,那時間太長了,肯定要超過一個小時。但是,如果僅僅清理接地端的話,二十分鐘內決定能完成。如果時間還夠的話,他們還可以看情況清理一下中間端。”
的確,積雪對飛機影響最大的就是接地那一下。隻要接地端能穩穩落地,後續等飛機速度降下來了,就算飛機打滑了,大不了慢慢衝出跑道嘛,至少大概率命是能保住的。
“二十分鐘?”王離確認道:“跟場務聯係一下,二十分鐘有把握嗎?”
這種事情可是容不得一點兒失誤的,徐蒼可是單發在天上飄著,要是按著二十分鐘準備,最後又沒有按時完成,那很容易出岔子的。
王離不希望場務逞強,隻求一個確切的時間。
不過,通訊員問都沒問:“站長,場務是主動跟我說的。說給他們二十分鐘,絕對足夠。”
眼見通訊員如此篤定,王離點點頭,沒說什麼,看來場務那邊在報告的時候就已經心裡有所準備的。
“王離啊,你手下的兵很不錯!”就連畢臨看此情況都不免讚歎一句。
王離嘴巴一咧:“那畢老就讓徐蒼在天上耗上二十分鐘?”
“是要轉一下了。不過,奇台機場這邊周圍全是山,他又是單發還不能亂盤旋。”畢臨想了下,向王離招招手,示意王離將話筒給他。
王離很有眼力見,立時將話筒奉上。
“徐蒼啊,本場道麵積雪嚴重,初步反饋已經到十八毫米了。現在本場側風本來就超標了,十八毫米的積雪是不能落的。場務那邊反應二十分鐘內可以清理出接地端,你看要不下到本場後原地盤旋上升,在天上耗些時間。不過,注意一下盤旋半徑,你把襟翼全放下來吧,儘量減小轉彎半徑。”
奇台機場周圍障礙物最少的自然就是本場附近的區域了。所以,畢臨讓徐蒼在本場上空盤旋。不過,盤旋不能盤得太遠,否則出了本場的安全區,說不得就得撞山了,太危險了。
放襟翼就是為了儘可能減小速度,以此減小轉彎半徑。
不過,徐蒼現在是單發,要是襟翼放下來而不放起落架的話,可能會有起落架構型警告。但是,畢臨相信徐蒼能處理好這些好問題的。
很快無線電裡回了徐蒼的聲音:“十八毫米的話,那確實落不了。好!我下至本場後,再盤旋上升,嗯?”
一開始,徐蒼都已經應承下來了畢臨的提議,可是在最後徐蒼突然輕輕咦了一聲,這讓畢臨心頭一緊,很是擔心事情有變。
大約二十秒後,徐蒼竟是沒有回複了,這讓畢臨更是擔憂,急切之下主動開問:“徐蒼,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這次,徐蒼終於有聲音了,但是那聲音中蘊藏著一絲凝重:“院長,看來我等不了二十分鐘了,我二號發動機出問題了,五分鐘都等不了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