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王宅,軒閣靜室。
王景依著前世習慣,焚香沐浴後,在蒲團上順勢坐下,心似泰山,把斷四門。
在連續百日服藥調養之後,此時他全身心都已經恢複到當前最佳狀態,可以開始正式的修行了。
此身少時也曾打熬筋骨,習練武道,有著相應的底子,隻是後來顛沛流離,身體難免有所虧空,再好的基礎也荒廢了。
如今王景妙手回春,花費三月時光,將身上銀錢花得一分不剩,終於補足了根基,如今神完氣足,精形完滿,武道修行的鍛體養魂階段早已趟過,隻差一步便可肉身自生內氣,步入養氣壯魂之境。
天際初陽微露,王景在四麵通風的軒閣中清齋靜定,神入八極,杳杳冥冥之中,觀想丹田如海,身如山石,有日生元海,自下而升,混混陽精,逐散群陰。
強大的陰神隻是微微一動,便聽耳邊傳來轟然之聲,如雲巔雷震,周身內外湧出滾滾熱流,竄出四肢百骸,在經脈中流轉不休。
——日精丹景之法,這是王景從自己記憶中揀選出來的一門與春陽功配套的觀想法門,在前世道藏中屬洞玄部靈圖類,為鬱儀奔日之道。
這百日中,王景除了服藥鍛體,也於每日晨間打坐入定,趁著金烏東升,紫氣充盈時吐納練氣。
如今一朝突破,平日裡潛伏在體內各處的剩餘藥力與純陽紫氣如柴薪遇火,霎時間高漲起來,化作精純內氣,勢如破竹般打通了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乃至七十二處小經脈。
養氣壯魂階段的最高成就,對許多內家高手來說都是一道坎的後天大周天,就如此被王景如閒庭信步般跨過,繼續向著下一個境界“入微”前行。
陰神動念,王景輕而易舉地控製住了全身內氣,讓其自然而然地保持在周轉不息的狀態。
修成陰神,武道修行前麵幾個階段如鍛體養魂、養氣壯魂等,對王景來說實無必要,不過是穩妥起見,方才上手習練。
至於入微之境,則是靈魂壯大到一定境地,反照肉身體現在感官上的成果,同樣難對他造成妨礙。
隻有後續所謂先天之境的修行,涉及到靈肉合一,不是王景所長,方才要沉下心來去按部就班的修行。
再往後的神意、煉竅,乃至春陽功中的最高境界化身大日武相,因著王景不得全本,故而隻能管中窺豹,難見全貌。
不過絕對是在性命雙修上彆出機杼,與前世金丹大道截然不同,可為鏡鑒。
王景心中念起,觀想的海上升日圖隨之生出變化,自天穹之上有五色流霞如瀑臨身,日光流霞俱入口中,下至兩足,上貫頭頂。
隱隱約約中,日中似有青、赤、白、黑、黃五位帝君身形顯露,冕旒盛服,手執玉笏,目光投注而下,難辨真容。
在存思而出的日中五帝君目光注視下,王景隻覺頭頂三陽五會處如針刺痛,陰神自然有騰越之感生出,與前世陰神出遊的感覺如出一轍。
“這倒是我不曾想到的變化,不過從覺悟胎中之迷到如今,我還不曾神遊過,不若今日一試?”
雖然外麵旭日初升,光輝普照,似乎不是神遊的好時機,但王景並未因此有停下來的打算。
他前世成就陰神時混煉太多,雖然道途中斷,但也因禍得福,有了一樁不懼日華的本事,是前世為數不多能在白晝神遊的妙德真人。
——全真道不似正一道那般以受籙為階,而是以受戒為彆:受初真十戒者,稱妙行師;受中極三百大戒者,稱妙德師;受天仙大戒者,稱妙道師,自此三壇圓滿,方能傳戒度人。
與佛門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有異曲同工之妙。
存思內景中,王景陰神長身而起,馮虛禦風,一步邁出,飄颻高穹雲天。
現實軒閣上,兩個王景一站一立,皆凝實如真,難辨虛假。
不過立著的那個王景卻是麵露好奇,視線穿透軒閣,看向莫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