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聞昔年有女官入宮時,引得禁中珍藏的一柄仙劍自主來投,想必就是司言了。
“不過以司言修為,還能禦使仙劍幾次?”
“殺你足矣,”楊司言看了他一眼,“可惜你背後有人撐腰,拿捏不得。”
卓鼎麵色冷了下來,沉默著不發一言。
楊司言搖了搖頭,又轉向萬星宗師道:
“九室派妄圖乾涉廟堂,自招禍殃,從前的飛來院便是前車之鑒。若再繼續下去,勿謂言之不預。”
萬星宗師麵色蒼白,尚未從方才那一劍中回神,若非出來前得門中老祖賜下護身之物,自己就已隕落在那一劍下了。
麵對懷抱劍匣的女官,他扭頭就走,化作一道星光向東遁去,即將消失在天際時微微一頓,從地上攝起幾人,旋即加速離開。
楊司言見狀未加阻攔,選擇放任對方的舉動。
她出來前得了太後授意,此行以維穩震懾為上,不宜橫加乾涉,打草驚蛇。
既然方才一劍不曾將其人斬殺,那便放萬星宗師離去,也算是給九室派一個麵子。
畢竟他們宗門中那位老祖壽元無多,哪怕是王朝的不死人仙,此時也無意與對方再生事端,遇事會選擇退讓。
免得九室派魚死網破。
萬星宗師離去,場中壓力便全然來到了卓鼎頭上,楊司言還要說些什麼,忽然天際一道威嚴意誌降臨,帶著不容置喙的意味:
“鼎兒,此事你做得差了,且回府閉門思過三年,其間不得外出。”
卓鼎垂首稱是,心中卻鬆了口氣,知道有父王出麵,自己的性命已經被保下了。
至於閉門思過,區區三載光陰而已,彈指一揮間的事情,根本不曾被他放在心上。
鎮南王意誌不曾離開,吩咐完卓鼎後又對楊司言道:
“鼎兒受九室派妖人挑撥,險些誤入歧途,釀成大禍。此事本王日後自會與九室派做一個了斷,還請朝廷放心。”
楊司言吸了口氣,笑道:“有王爺此言,陛下當然放心。”
“善。”
那道威嚴意誌很快離開,楊司言與孟將軍也不再關注卓鼎,飛回了上陽宮。
臨走前,楊司言看了城東一眼,劍心通明,察覺到那處戰鬥早已落幕,焦公良重傷垂死,偷襲之人被萬星宗師帶走,也就沒了再往那裡斬上一劍的心思。
她落在麗春殿前,看了一眼躲在一旁竊竊私語的女官們,隨口吩咐幾人前去救治焦公良,便和孟將軍走入正殿。
衛太後在此已等候多時。
“陛下,”孟將軍身形挺拔如鬆,哪怕背後傷勢已然深入肺腑,“鎮南王賊子野心,不可不製啊!”
“朕早已知曉,”太後聞言歎了口氣,沒有在意孟將軍的冒犯,“然則除卻太祖他老人家外,諸位不死人仙中,鎮南王可為第一。
“太祖如今閉關不出,我們能拿鎮南王如何?”
明明知道對方居心叵測,卻還要依仗對方震懾宵小,視之如撐天神山,對太後這等心高氣傲之人來說,其中滋味可不好受。
無奈,如今元芒界尚未一統,佛道作亂於內,妖蠻潛伏於外,諸位不死人仙以此為恃,割據一方,聽調不聽宣。
朝廷又能如何?沒有了皇朝太祖支持的他們,對諸位不死人仙而來,毫無威懾力。
除非是巔峰武聖,再執掌仙道法寶,方有資格叫他們高看一眼。
“還是需要一位站在我等一方的人仙。”太後感歎道。
孟將軍無言。
“罷了,此事容後再議。”太後回神,吩咐二人道,“孟卿且回府養傷,你乃國之棟梁,不可有損。
“此事我交由殿中省處置便是。”
所謂殿中省,便是女官六局二十四司的彆稱,最高長官乃是宮正,由女官擔任,此職又被稱作女尚書,但並非常設。
上陽宮中有著議論,倘若從諸位女官中選出一人擔任宮正,楊回便是不二人選。
——楊司言閨名為回,字婉妗。
“謹受命。”
楊司言和孟將軍聞言異口同聲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