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工智能!
“這裡是北極星第一艦隊指揮部,你是誰?”
來自旗艦的信息順著天線,以光的速度在無儘的空間裡傳播。
沒有回應,仿佛幾秒前的那串信息是個係統錯誤。
“為什麼讓我們把艦船聚集到一起,你有什麼目的。”
依然沒有回應。
“你為什麼知道我們的語言?你和人類有什麼關係。”
電磁頻段意料之中的直接恢複了寂靜,宛如波紋徹底擴散後,平滑如鏡的水麵。
墨提斯估計幫不上什麼忙了,它還在整理自己的邏輯認知模塊。
反複確認所有的內容隻有一段話後,考慮到目前絕境,北極星迅速做出抉擇。
按照信號說的做,願意用語言進行溝通,大概率不會讓艦隊直接毀滅。
為避免引擎輻射互相影響及調度方便,艦隊的船隻大概分布在半徑30千米的平麵上,互相間隔約十公裡,此刻在統一命令下,各型號艦船紛紛打開位於側麵的姿態校準器,向北極星號旗艦加速。
其他具有移動能力的小型單位也開始向旗艦方向移動。
意外就在這時發生了,不斷加速下,現在已經飛出兩光分距離的“蜂鳥3”深空探測器,離線了。
事前毫無察覺的,幾乎是瞬間,消失了。
來自探測器的最後訊息顯示,飛船一側的各組件在幾乎瞬間離線,然後探測器就失去了聯係。
沒有觀測到爆炸的火光,前一刻還一切正常的探測器好像被憑空抹去了一般。
係統故障?
北極星忽然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來自墨提斯的信息忽然再次出現在頻道裡。
“‘蜂鳥3’探測器的損管係統報告顯示,最外側元件離線與核心通訊器失聯之間存在著極微小的時間差,推測是被某種具有一定矢量的廣域效應摧毀的。”
“具有矢量的廣域效應?類似某種坍塌?”
“對,目前……正在向我們的方向行進。”
“蜂鳥”係列具有非常精準的損害記錄功能,即使時間極其短暫,它也精確記錄了元件被離線的時間和次序。
兩個人工智能都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瞬間就計算出大致的參數,給遠處不可見的災難標上了數據。
未知擴散效應,速度為光速十分之一左右,推測以平麵形式向旗艦方向推進。
或許是由於進入時帶有明顯的速度矢量,坍塌的方向恰好從艦首方向向後推進。
北極星思索著。
或許之前發出訊息的那個未知存在早就知道坍塌會發生,且能力對旗艦附近範圍一定的保護?
這也能說明之前為什麼發出那樣的信息。
但是現在僅有不到二十分鐘時間了,依靠姿態校準器微弱的電推力根本不可能在這點時間裡讓船隻泊入艦隊附近。
“墨提斯,轉向,用脈衝引擎加速過來。”
北極星迅速做出決策,兩艘“穹頂”級指揮艦離得很近,都在艦隊中央位置。因此墨提斯有時間從容的控製艦船減速泊入北極星附近。
但其他船隻就未必了。
“領航員,計算結果顯示,至少有七個大型單位沒有辦法在預定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其中包含所有的‘工蜂’級艦艇。”
“那就不要減速了,讓它們在時間結束的瞬間掠過旗艦附近。”
北極星此刻展現出作為人工智能最大的優勢,麵對噩耗沒有任何一絲慌亂,冷靜的做出正確的決策。
“領航員,坍塌抵達的時間有一分鐘的誤差,我們沒有準確的時間可以做參考。”
“……”
坍塌的速度太快,即使有著人類工業頂峰的精密儀器測量,其數據依然有著微小的誤差。
而這一點無關緊要的偏差現在卻成為了阻擋在生存麵前,最大的障礙。
如果失去了所有工程艦,艦隊將徹底失去建造能力,在虛空之中不可逆轉的消亡。
“那就讓五艘‘工蜂’級在一分鐘時間裡依次越過旗艦,如果在一分鐘內坍塌必定發生,那麼很大可能保留下一艘艦船。”
依舊是冷靜的命令,毫不動搖的用四艘無比珍貴的工程艦換取一個未知的生存機會。
……
四周幽暗無光的虛空中驟然閃過數道閃光,數秒後,同樣的位置附近先後不同的再次發出了閃光。
那是艦船的脈衝引擎再次啟動了,按照不同的功率向著“北極星”旗艦方向加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