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福運小娘子!
星輝剛才進門,也是沒看到星耀。隻是,他進廚房問了陳嬤嬤,得知星耀幫忙小叫花母子請大夫抓藥。
他雖獨自坐在一邊,但心裡有數,所以並不著急。
袁冬初一聽顧天成的問話,便知道他的意思了。
這家夥的語氣,是因為對她太有信心,認為她溜達這半天,必定應該有所收獲?
還是瞧不起她,認為她不但什麼事都沒辦成,甚至連星耀也沒領回來?
袁冬初說道“我們當然是辦正經事為主,至於買東西,隻是捎帶腳的事情……”
然後就開始了她的講述。
“不錯啊,”顧天成著實驚訝了,“聽你的意思,這三個孩子各有各的優點,應該都能用。”
顧天成的驚訝一點兒不做假。
袁冬初和他還不一樣,他找到侯平,那是有徐誌打聽到的消息。而袁冬初隻在陌生環境中溜達了半天,就有這樣的收獲。
這種辦事效率,很高了。
還沒和三個孩子做深入接觸,事情也沒徹底定下,袁冬初不敢居功。
更何況其中一個孩子,還拖著個生病的母親。
她提醒道“隻是,寶根他娘身子得將養些時日,這段時間,咱們得供著她。”
“沒事,”顧天成大手一揮,說話卻一點豪氣都沒有,“隻要那孩子是個踏實、肯做事的,養病的花銷,日後他們母子慢慢用工錢還便可。”
袁冬初和周山看著他揮出的手,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袁冬初倒不是嫌顧天成不夠豪氣,而是這家夥說這種話之前,不要有這種容易讓人生出歧義的動作好不好?
事實上,顧天成這種做法很正確。
雖然什麼的豪氣雲天、樂善好施,說起來很好聽。但若真有了這樣的名聲,除了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和糾纏,其餘的沒一點兒好處。
而且,無論什麼人,隻要有能力,就應該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依賴他人的善心施舍,對一個人的品行和自尊,都是一種挫傷。
周山是古人,沒有袁冬初這樣的想法,卻是歎息一聲,表達了同樣的態度“是啊,天下可憐人何其多,哪裡就顧的過來?”
所以,雖然顧天成能拚著性命,給一起的窮兄弟們討公道,卻沒有施舍的習慣。
…………
午後,顧天成和袁冬初依然分頭行事,這次還多了周山。
三人都是出去溜達,目的卻不同。
顧天成換下那身誇張的衣裳,和星輝一樣,保持了本來狀態,就是個尋常小子。
這次,顧天成打算主動出擊,有看好的人,就可以試著搭訕。實在不行就碰瓷,打上一架也一樣能交朋友。
院子和房間收拾的差不多,周山也出去熟悉坪州府了。
他的責任,需要他對沿河之地有個大概的認識。日後收到各地的消息,總得把消息和各地的風土人情對上才行。
袁冬初則和婉兒、陳嬤嬤三人,再次去了寶根母子的住所。
寶根的娘吃了藥、喝了粥,已經沉沉睡去。
星耀抓藥的路上買了些雜麵,寶根分出一些,去鄰近的貧苦之家淘換了乾野菜。
兩人熬了雜麵菜糊,當午飯吃了。
星耀跟著袁冬初,每月都有工錢。
他倒不是買不起更好的食材,隻不過,在這種極貧環境中,他倆若美美的喝上一頓疙瘩湯,再配上倆大包子,估計會把周圍的目光都吸引到他們身上。
可以想象那種目光,應該沒多少善意和欣慰,怕是更多些刀子那樣的鋒利。
好在對於寶根來說,能把菜麵糊糊熬得濃稠,還能管飽的喝,已經很不容易。
這種飯,星耀有段時間沒吃了,很有些回憶的成分在裡麵。
再有寶跟喝糊糊時的香甜滿足神色,星耀覺得,這粗糲的、還有些許苦澀的雜麵野菜糊,有一份格外的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