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大堂內議論紛紛,亂成一團。
朱檀也不阻止,隻是靜靜地聽著,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意。
等到眾人說得差不多了,朱檀這才緩緩開口,說道:
“諸位說的都有道理,本王何嘗不知?隻是這治河之事,刻不容緩,本王已經下定決心,勢在必行!”
眾人聞言,皆是一凝。
這魯王殿下,真是如同傳聞那般說一不二。
“殿下,您有所不知啊!”
孔祥林站出來說道,“這治河之事,並非隻是簡單的修堤築壩,更重要的是要疏通河道,加固堤防,這其中的工程浩大,耗費巨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孔老先生說得有理,本王自然明白。”
朱檀點點頭,說道:
“所以,本王此次前來,就是要推行新政,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為治河籌集資金,解決難題!”
“新政?”
眾人聞言,皆是一臉疑惑。
“不錯,新政!”朱檀朗聲說道:
“本王要打破舊製,建立新的秩序,讓山東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隨後,朱檀便將新政的內容詳細地向眾人闡述了一遍。
聽完朱檀的新政內容,大堂內頓時炸開了鍋。
地方士紳們一個個麵紅耳赤,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了起來,指著朱檀的鼻子破口大罵。
“荒唐!簡直是荒唐至極!”
“殿下這是要動搖我等的根基啊!”
“我等世代耕讀,為國納稅,憑什麼要將田地分給那些泥腿子?”
……
相比於士紳們的忿怒,官員們的反應則要“克製”許多。
他們雖然也對朱檀的新政感到震驚。
但多年的官場生涯讓他們養成了謹慎的性格,沒有像士紳們那樣立刻跳出來反對。
而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似乎在觀察形勢,盤算著各自的小心思。
朱檀冷眼看著這一切,心中冷笑。
這些人平日裡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一遇到動搖他們自身利益的事情,就立刻露出了醜惡的嘴臉!
“夠了!”
朱檀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
“本王今日召集各位前來,不是來聽你們說廢話的!新政勢在必行,誰敢阻攔,就彆怪本王不客氣!”
朱檀的怒吼聲如同炸雷一般在大堂內炸響,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
那些叫囂得最歡的士紳們頓時嚇得閉上了嘴巴,一個個臉色蒼白,瑟瑟發抖,再也不敢言語。
官員們也都低下了頭,不敢與朱檀的目光對視。
他們雖然心中不服,但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朱檀。
畢竟,朱檀才是山東的土皇帝,得罪了他,可沒有好果子吃。
“很好!看來各位都是識時務的人。”
朱檀的語氣緩和了一些,但眼神卻依舊淩厲: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再說幾句。”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沉聲道:
“本王知道,你們之中有些人對新政心存疑慮,甚至心懷抵觸。“
“但本王可以告訴你們,新政是為了山東的長治久安,是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任何敢於阻撓新政的人,都是本王的敵人,都是山東的罪人!”
“本王給你們三天的時間考慮,三天之後,本王要看到你們的答複!希望你們不要自誤!”
說完,朱檀便拂袖而去,留下滿堂官員和士紳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朱檀前腳剛踏出大堂,後腳原本寂靜的大堂便炸開了鍋。
像是一滴熱油滴進了冷水鍋裡,頓時沸騰起來。
“這魯王殿下,莫不是瘋了不成!?”
一個身材臃腫,身著華服的士紳猛地一拍桌子,肥肉跟著顫抖起來:
“竟敢提出如此荒唐的政策!他這是要革我們的命啊!”
“王員外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一個留著八字胡,眼神精明的官員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道:
“魯王殿下年輕氣盛,說話難免衝動,咱們這些老狐狸,可不能跟著他一起胡鬨啊。”
“話雖如此,可這新政若是真的推行下去,咱們的田產、商鋪,還有那些佃戶,豈不是都要被那群泥腿子瓜分了?!”
那王員外顯然沒有被安撫到,依舊滿臉怒氣。
“就是!我家的田產可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憑什麼要分給那些懶惰的刁民!”另一個士紳也憤憤不平地附和道。
官員們大多沒有接話,隻是互相交換著眼神,臉上都帶著幾分深不可測的笑意。
他們這些在官場裡浸淫多年的老油條,誰心裡還沒點算計?
魯王殿下初來乍到,想動他們這些地頭蛇的蛋糕,可沒那麼容易。
人群中,一直沉默不語的孔祥林,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作為山東士紳的代表人物,孔祥林德高望重,在地方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此刻,他隻是微微眯著眼,手裡握著一串沉香木佛珠,緩緩地轉動著,仿佛一切與他無關。
“孔老先生,您怎麼看?”
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口向孔祥林請教。
孔祥林緩緩睜開眼睛,渾濁的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最後落在那個八字胡官員的臉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新政?嗬,不過是乳臭未乾的小兒玩鬨罷了。”
孔祥林淡淡開口,語氣中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老夫活了大半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魯王殿下想在山東立足,還得問問我們這些老家夥答不答應!”
夜幕降臨,孔府書房內燈火通明。
幾個山東有名望的士紳,此刻正圍坐在一張紫檀木桌前,麵色凝重。
“孔老,您把我們叫來,可是有了應對之策?”
一個消瘦的士紳率先打破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急。
孔祥林沒有說話,隻是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才緩緩說道:
“魯王此番來勢洶洶,來者不善啊。”
“哼,他一個毛頭小子,能掀起什麼風浪?我看他就是想錢想瘋了,才想出這麼個餿主意!”
另一個身材魁梧的士紳粗聲粗氣地說道:
“咱們隻要聯名上書,參他一本,就不信他還敢硬來!”
“不可魯莽。”
孔祥林放下茶杯,語氣嚴肅:
“這魯王殿下可不是個省油的燈,他既然敢提出新政,就說明他早有準備,我們不能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