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羽姿和紅葉采買回來,已是午後。
紅葉尋遍整個宋府南亭彆院並未見到惜如,幾經輾轉才從平時交好的一個丫鬟那裡得知,惜如已經被柳芸娘賣掉了。
她兩從小在莊子裡一同伺候三姑娘,感情本就要好,便哭鬨著跪求宋羽姿為惜如做主。
宋羽姿也不想紅葉寒了心,安撫紅葉沉住氣。
嘴上吼著定要為惜如討回公道,心裡已經盤算著柳芸娘此番做派,正中下懷。
計策的第二環開始生效,準備開始第三環了。
宋羽姿當時想的這一石三鳥之計。
第一計,便是鎮住柳芸娘,免她入宮。第二計,借了柳芸娘的手解決惜如。
至於最後一計嘛,隻等宋抒懷回來再將此事鬨開,就能大功告成了。
傍晚,宋抒懷忙完朝中事務,回到宋府南亭彆院以後,準備用些茶點就歇下了。
紅葉在東廂房院落那邊把風,瞧著老爺回了東廂房,立馬前去稟告宋羽姿。
宋羽姿聽紅葉來報,整頓片刻,便去了東廂房裡,借著惜如被柳芸娘私底下處置發配的事,在宋抒懷麵前裝委屈鬨騰起來。
她抱著已故母親最喜歡的古琴,跪在宋抒懷跟前,情真意切地哭訴著,
“父親,都說有娘的孩子是個寶,沒娘的孩子是根草。女兒失去娘親以後,在蜀地莊子上有了上頓沒下頓,被惡仆欺負,又被克扣吃穿用度,離父親甚遠,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好不容易被接到雲京來,還沒享幾日清福,連貼身丫鬟都隨意地被處置了,到現在也沒個說法,真真是寒了心。”
宋羽姿來時,就提前用切開的蔥頭熏過眼睛,此刻眼圈泛紅,眼淚嘩啦啦的,止不住往下掉。
她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跟宋抒懷說,羽兒憂心以後的生活處境,更言這事若是被旁人知曉傳講出去,都會以為宋府當家主母不善待繼女。父親又在朝廷為官,本就舉步維艱,豈不是給父親憑添了治家不嚴的惡名。
宋書懷臉色陰沉。
柳芸娘有些心虛,想上前阻止宋羽姿繼續說下去,便準備起身去扶她。
宋抒懷朝廷做事不易,一言一行都被那些言官監察們看著。
現在越聽越火大,用手重重地拍著桌案,大喝一聲,“芸娘你給我坐好!讓羽兒繼續說下去。”
聲音洪亮,鏗鏘有力。
嚇得柳芸娘渾身一抖,趕緊坐回圓凳,規規矩矩地坐好,繼續繼續聽著。
宋羽姿見宋抒懷神色有些鬆動,應該是聽了進去。
繼續半真半假,細細地訴說著自己在蜀地莊子上吃的那些苦頭,又回憶起母親還活著的日子,她和阿兄是何等的幸福。
宋羽姿跪著移了幾步,悲戚道,“惜如隻是個小小丫鬟,生來命賤,隨意處置也就罷了,隻怪女兒沒了娘親也賤如草芥。若是放在以前,當娘的處置貼身丫鬟這種事,總歸是要問一下女兒的意見。”
宋羽姿話裡話外句句都在紮柳芸娘的心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