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山水不移_牛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牛吏 > 80.山水不移

80.山水不移(2 / 2)

很遺憾,目前來看,他已經錯了一次,而且錯得離譜。陛下的所為超出了他的想像,那個十五歲的孩子沒有留他,也沒有傷害他,而是任他來去,甚至派人保護他,救了他的命,顯示出一種豁達寬廣的心胸,也帶著帝王家少有的情義。

與陛下相比,鄭深的所有心思和算計都顯得有些小家子氣,原來他不必偷偷摸摸,不必費力去甩掉追兵,就算他光明正大地離開,也不會有人來阻攔。

如果說百裡相送是有情有義,那麼任爾去留,則表露出一種無比的自信,帶著睥睨天下的霸氣。人家說得清清楚楚,將來自會證明,他鄭深沒有識人之明,他當初的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牛得草的話像是一頓大棒,打得鄭深有些心旌搖蕩,如果之前他對於離開的所有遲疑皆是因為不忍,是出於情。如今卻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此刻他是出於利,出於現實,鄭深在不斷地反思,陛下殺了他,可以稱為梟雄,陛下放了他,卻可稱為英雄,或許自己真的看錯了陛下,這樣的天資,這樣的心胸,即便眼前勢微,日後焉能不成大事?

或許,他鄭深真能做高祖身邊的蕭何呢?真能借著陛下的東風名垂青史呢?比及投奔身邊人才濟濟並不缺他一個的劉秀,輔助初露頭角急需人才的陛下,何嘗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最要命的是,皇帝的這番行為已將他置於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即便沒有救命之事,在旁人看來,百裡相送,足見皇帝有情有義,若是鄭深從此終老林泉也倒罷了,若是他再去彆處出仕,必定會被看作拋棄故人去攀高枝的小人。

而此時他鄭深受了皇帝的救命之恩,若再棄之而去,轉投劉秀,立即便成了無情無義之輩,說不得會被天下人恥笑,恐怕連劉秀都會看不起他。就是他身邊的兩名弟子,恐怕也已經有了類似的想法。

丟掉名聲對於一個大儒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鄭深忽地心裡一驚,難道小皇帝是故意如此,堵死他改換門庭的路徑,讓他無路可走麼?難道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有這一份高深莫測的心機?自己一直把他當成“孩子”,是不是有些高看了自己,小看了陛下?

無論如何,鄭深覺得自己已彆無選擇了。

他停下馬,勒轉了馬頭,弟子遲疑問道“夫子要回去嗎?”

“寄情山水,遠離朝堂,乃鄭某向來之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故陛下雖貴為天子,亦不能奪深之誌也。”好在他要追隨劉秀之事從未對人說起過,連他的兒子鄭白也不得而知,此時他還可以用山水之誌來說事兒,硬找回些麵子。

“然此際時勢異也,陛下救了鄭某的性命,鄭某此身已屬陛下,當披肝瀝膽報陛下於萬一,焉能為一已之誌而忘恩義大道,棄陛下而去乎?”

鄭深歎了口氣,說道“山水不移,可待深於後日也。”

這個場子找得算是比較圓了,身後的弟子已經在默默背誦,準備日後記載,為夫子傳之後世了。

而在後世的儒家經典《鄭子》中,也確實記載了這個故事,將鄭深描述成了一個義儒,為了陛下的救命之恩放棄了自己的山水之誌。鄭夫子的那句“山水不移,可待深於後日也。”也成了後世想入世又想裝逼的綠茶婊儒者們常引用的一句話,山水又不會消失,先去入世做官,日後再去實現山水之誌吧!

而在後世的史書中,這件事被記載為“鄭子南顧”,在民間的傳說中甚至有“牛得草月下追鄭深”的故事,廣為流傳。

時間回到現在,鄭深再不遲疑,打馬向南,一路不停地趕回到臨晉,一見到劉盆子便拜倒在地,口稱“臣鄭深覲見來遲,請陛下降罪。”

劉盆子正坐在榻上吃飯,一塊牛肉剛剛送進口,見到鄭深,竟撲地一口吐出,便宜了地上蹲著的一條大黑狗。

皇帝陛下扔掉筷子,鞋都沒穿便跳下了地,光著腳丫子三步兩步搶上前來,兩手扶起鄭深,激動地道“子淵,你可回來了,朕思卿久矣。”

這一段若是拍成電影,定會給一個特寫定格,一向穩重的鄭深激動得不能自持,瘦削的臉上滿是眼淚,而小皇帝的大黑臉則笑開了花,嘴巴咧到了耳朵根,露出一口大白牙。

這個場景日後會無數次出現在後世的戲曲橋段“君臣會”中,隻是將鄭深的白臉換成了忠義的紅臉,而將陛下的黑臉換成俊秀的白臉,在曆經不知多少年後,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改變,不再以娘炮為美時,皇帝陛下的形象才更加貼近事實,變成了一張英俊健康的黑臉。

而民間則偷偷地有了另一種言論流傳,便是陛下有龍陽之好,而且喜歡年紀大的。陛下之前便與田況論兵以致於抵足而眠,現在又與鄭深深情凝望,涕泣相對,充分說明了陛下的性取向。不知道這種言論從何而起,卻流傳甚廣。

小皇帝聽了後一笑置之,根本沒把這當回事兒,彆說這是個假新聞,便是真的龍陽也無所謂,在那個年代這不是什麼異類行為,而是妥妥的時尚風潮,大漢朝幾代皇帝都有證據確鑿的基史。

平民百姓樂見這種君臣相得,皆大歡喜的結局,而選擇性地忽略了這其中的種種猜疑、算計和利益相關,正史中也著重於結局,對過程一筆帶過,多少真相隱藏其中。

也隻有在作者這種極為嚴肅的寫史者的筆下,才能稍稍窺探其中的真相。再次嚴肅地聲明,此文是極為嚴肅的關於建世大帝的史學專著。

接下來鄭深的一番話,改變了曆史的走向,被整段記入了正史,濃墨重彩地渲染描寫,後世不知多少代後,一位姓羅的作家在他的著名小說《三漢演義》中,把這對君臣在臨晉的一番奏對命名為“臨晉對”。


最新小说: 被逐出豪門後,我靠算命成首富 修羅場日記INFP也要當白月光 重生歸來踹渣男,再寵女兒一百年 快穿背景板,掌握一見鐘情技能後 末世囤貨:我無敵億點,你眼紅啥 大哥愛吃醋,佛係主播被迫端水 神之聖君 末世團滅後,我征服了女主後宮 遠星錄 崩鐵:背負救世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