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科技真的好難啊!
薛皓遠斟酌片刻,語氣比較謹慎
“按照這份文件上的參數來做的話,難度不小。”
齊成朔有點意外,按照他們所掌握的資料和信息,分析得出結論,難度應該不大才對
“哦?你認為難點在哪兒?”
薛皓遠看向陸羽,見陸羽點頭,他才回答齊成朔
“我們團隊研發的仿生機器人,實際能做到的動作,僅限於視頻中展示的那些,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麼厲害和全麵,並不能滿足文件中所有的條件。”
“雖然文件上要求的這種外骨骼,從技術上來看,比完整仿生機器人簡單許多,不涉及環境感知、複雜綜合信息判斷等等。”
“但對人體動作的捕捉和預測、對人體神經反應的感應,要求更高,對獲得使用者動作信息的處理,要求也更高更快,否則實用起來還是會出現遲滯感,可用性大為降低。”
“而我們團隊目前專注的是機器人整體控製,研發的是普通家用型機器人,擅長機器人對環境的感知,對人體動作捕捉和神經反應感應,幾乎沒有什麼研究。”
“如果真要做這種外骨骼,相當於要重新研發設計另外一套感應係統和控製係統,和現在仿生機器人身上的感應係統、控製係統完全不一樣。”
“而且是給你們用的,還要考慮量產問題,很多實驗室級的尖端感應器不適合,換成普通商用感應器的話,精準度又會大大降低,我也不敢具體說究竟能做到哪種程度。”
……
齊成朔若有所思的點頭,他知道薛皓遠說的是實情,外骨骼和機器人,看似差不多,實際上需要用到的感應器和感應係統,卻是大不相同。
機器人更側重於對內部各個零部件、對周圍環境的感應,從而讓人工智能感知環境,控製機器人行動。
外骨骼則是側重於對人體動作的捕捉和預判,從而通過智能程序輔助使用者做出某些動作,達到省力等目的。
薛皓遠猶豫片刻“我記得你們好像已經量產過類似的外骨骼了吧?”
齊成朔看向薛皓遠“嗯,是量產過,現在也有相關項目在進行研究,但都不如人意。”
薛皓遠結合自己的認知分析到“除了續航,主要是感應係統和控製程度的問題?”
齊成朔笑笑“沒錯,你們陸總剛好最擅長這個。”
薛皓遠點點頭,沒說話,和齊成朔一起看向陸羽。
陸羽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感應係統和智能控製係統沒問題,和機器人控製係統差不了多少。”
薛皓遠想了想“那我可以試試,不過能不能滿足文件上的參數,我也不敢保證。”
……
齊成朔帶著人走了,走之前,和陸羽很默契的沒有談外骨骼訂單的其他問題。
沒做出來之前,談了也是空談,連基本成本造價都不清楚,還有啥可談的?
陸羽和齊成朔倒是輕鬆走人,薛皓遠就沒那麼輕鬆了。
雖然陸羽答應他公司的研發團隊他隨便挑,但他沒有第一時間挑選團隊,而是先構思大致研發思路。
目前擺在外骨骼實用麵前的,無非隻有三個主要問題,續航,傳感器控製係統和智能程序。
續航問題不需要多說。
什麼是外骨骼?
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以讓人穿戴的機器裝置,這個裝備可以額外的能量來供四肢運動。
額外能源從哪來?
現階段除了電池組,還能是啥?莫不是還想要個arc反應堆?
不懂arc反應堆?
方舟反應爐、冷核聚變、鋼鐵俠總知道的吧?
所以現在的續航問題根本沒有太多選擇,無論薛皓遠怎麼花費多大心思,續航能力大致上都差不太多。
而傳感器控製係統和智能程序,這點肯定是由陸羽負責,而且以陸羽的編程水平,不需要薛皓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