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山一笑,“娘娘為何不親自感謝一番呢,皇上還說了,中秋之際,要邀請娘娘共同賞月。”
程怡月紅潤的臉龐更加透紅了,她親了親兒子的額頭說道“民兒,以後可要好生學習,不要辜負了娘的厚望,也不要辜負了你父皇的厚望。”
李乾民抬起頭,“娘,我以後可以和彆人說我是天下最好的皇帝的兒子了嗎?”
這位六宮之主,重重的點了點頭。
祿東山見狀也是一陣感慨震驚,皇後娘娘竟然一直沒讓小皇子說出身份,讓小皇子忍辱負重在國子監這麼多年,此女可謂是聰明絕頂!一來不會傳出更加不利於皇上的謠言蜚語,二來可以讓小皇子學會如何隱忍做人。
如果國子監那些學生知道了這個隱秘皇子,在國子監讀書不在上書房學習,肯定會有人大做文章。
他越發相信,這個女子,日後必然可以統領好後宮,母儀天下。
祿東山看了一眼三魂七魄丟了兩魂六魄的寧妃,他問道“皇後娘娘,寧妃不尊鳳體出手傷你,應當如何處置?”
程怡月還是頭一次遇見這樣的事,平時都是她對嬪妃們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現在反了過來,到有些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她問道“祿公公,這種情況,按律應當如何?”
祿東山也是有些好笑,越發的喜愛這個女主子,當然,不是男歡女愛的那種喜愛,他提醒道“按律應當稟明聖上,侵犯六宮之主無異於朝臣頂撞聖上,由皇上定奪是打入冷宮還是賜下白綾。”
容妃低著頭麵無表情,但是她的心裡都快樂出了花,這個寧妃平日裡驕橫跋扈,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才和她聯合起來,如今聽到這兩個萬劫不複的懲罰,她簡直想要跳一曲霓裳羽衣了。
一直在粹玉閣不怎麼出屋的程怡月,何時聽過這兩個陌生詞彙,她還是不明白冷宮和白綾是什麼意思,祿東山看出她的為難,他笑道“既然皇後娘娘不知道如何下書懲罰,那就免開玉口,就由咱家跟陛下說清。”
這位皇後娘娘感激的點了點頭。
祿東山告退一聲,又提醒程怡月莫要忘了仲秋節去禦書房麵見聖上後,讓禦林軍帶著失魂落魄的寧妃走出粹玉閣。
容妃看著這個烏鴉變鳳凰的程怡月,心中起伏久久不能平息,玲兒雖然知道姐姐可能變了身份,但怡月姐姐依舊是她的好姐姐。
程怡月招呼一聲,“民兒,你去房內讀書。”
李乾民調皮的喊了一聲,“是,謹遵皇後娘娘懿旨。”
然後撒腿跑回屋內。
容妃對程怡月灑然一笑,“怡月,最後一次叫你一聲,以後可就要稱皇後娘娘了。”
程怡月搖了搖頭,一隻手拉著玲兒,一隻胳膊挽著容妃,她笑道“怡月始終是那個怡月,不記仇,但不會忘恩,容妃你怎麼對我,我都記在心裡,玲兒此後就托你照顧了,在後宮有什麼事,怡月不敢說全部,一定儘力幫你。”
容妃將手放在程怡月的手背上,她笑了笑,笑中有蕭瑟,有無奈,有落寞,也有幾分解脫,爭強好鬥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結束了,這也讓她看清了一個事實,嘴上再好的姐妹也會落井下石,隻有真誠待人,才能讓人以真誠回你。
豎日,一封詔書讓天下震驚。
大周天子要在仲秋節冊封皇後!
自從天子實行五策整治天下之後,戰亂重建,災民收容,以及一些城鎮州郡都有地方豪紳或是官府下發米麵,務農百姓也減少了諸多賦稅,全大周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在這種皇帝大喜之際,百姓也樂的送出自己的祝福,各地百姓的聯名上書紛紛往禦書房飛去。軍民之間奔走相告,舉國透露著歡快的氛圍。
李如是神采奕奕的站在禦書房內,自從自己坦言追星樓一事以及五策的舉國推行,如今他的桌麵上已經看不到多少折子了,今天他本想給自己放一天假,好好休息一番,也順便去看看那個十五年未謀麵的“正房”,可這才下達詔書一天時間,各地的金紅帖子由一郡太守過手,紛紛送了過來,他平時處理的都是大臣的帖子,這些百姓聯名上書的讓他起了興趣,由祿東山抱著,他一邊走動一邊將大周四郡十州的看了一遍。
天子哈哈大笑聲在禦書房內不絕於耳,祿東山也打心裡開心,這是陛下自上朝以來,笑的最開心的一次。
李如是突然抓過祿東山捧腹大笑,眼淚都笑了出來,過了好久,他指著帖子喘著粗氣說道“肯定是廣陵郡郡守沒有好好篩選。”
祿東山微微探頭,隻見那張泛黃的紙張上,畫了一顆柳樹,柳樹旁邊還有一隻栩栩如生的烏龜和一個圓圈,這位大太監也輕笑一聲,柳是廣陵郡郡守柳崇琛,這意思就很好理解了,柳崇琛烏龜王八蛋。
李如是拍著大腿,絲毫沒有天子形象,他邊看邊走,最後直接坐在了禦書房門檻之上,嚇得外麵的太監宮女齊齊跪下,祿東山怕這些人影響陛下的心情,揮手將他們散去,自己彎著腰在李如是身後站著。
天子的笑聲依舊很大,也傳了老遠,今天整個禦書房乃至禦花園,都一掃往日陰霾,透露著幾分歡愉,宮女太監們做著手中的活計,更加賣力了。
民間都如此興高采烈,更不要說距離天子更近的朝堂了,皇宮大內三宮六院,遍處滿掛燈籠,處處透露著節日的熱鬨與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