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公孫劍臉色鐵青說著自己得到的消息。
剛才,紀綱明確告訴自己,其餘三王並沒有聽取這邊的消息,也不曾做出任何的決定,不但殺了過去的大周使者,還同時將這兩位看清楚局勢並且勸諫他們歸順的使者一把火給活生生的燒死。
更為嚴重的是,本來居住在這裡的一些漢民,也遭受了他們的瘋狂屠殺。焚燒,點天燈、破腹更是不計其數。簡直是慘不忍睹。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完了,聽聞公孫劍說了下那邊的情況。護教王心中就一個感覺,那三王這次乾的事,估計將會遭受明軍的瘋狂報複。
報複無休無止。
公孫鈕接下來的話,讓護教王有些不淡定。
大軍進軍烏斯藏西後,反遇到手持武器者,不管婦孺老幼,一概斬殺。
這樣的命令,幾乎就是對於烏斯藏的血洗,到時候還剩下多少人。恐怕隻有天知道。其實很多百姓都是無辜的。
護教王咽下一口唾沬起身;“公孫大人,哪裡的一些百姓,雖然有一定跟隨作惡,但是大部分都是無辜的,還請公孫大人三思。”
三思?
公孫劍冷哼了聲;“我大周子民更無辜,他們不過是想得到一個安穩的生活,可是他們三個王八蛋,挑撥離間,我不相信這邊的百姓都是豬頭,會看不出來,不過是他們對我大周有仇恨而已,既然是這樣,那我不在乎他們在多恨一些,既然是這樣,那也不要怪我刀子不留人。”
世界上沒有誰會是無辜的,隻要挑起了戰爭,無辜也會變成罪有應得。
他西邊三王既然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對自己大周進行回應,那麼大周不接招,也就會讓天下笑話。
既然自己有一個人屠的美名,如果不用在這個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也十分可惜了。
護教王感受到了這種威嚴的氣魄,頓時不敢開口在說什麼。
公孫劍想了下,將酒杯放下道;“不過,看在護教王的麵子上,我給予他們一個機會,你可隨同我軍出征,畢竟你也是護教王,希望利用你的威名感化他們,讓他們放下屠刀,不然,我數十萬大軍,將會在先幾十年前的元軍跡象。
屠城。
護教王若是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那真的是相當愚蠢,他自然願意一同跟隨,起碼能救一個是一個,真的不能救,那是他們咎由自取,怨恨不得彆人。
之所以轉折,並非是公孫劍本意,不過是見護教王新歸大周,若是不給於一定的麵子,這對於今後的管理工作,十分不利,借助這個台階,既然保全了大周的體麵,同時也讓他感受到,大周還是在意他的。
得到護教王同意後,公孫劍看了下武高燧;“派人,告訴你嶽父一聲,可讓讚善王一同行軍,勸眾人歸順,若有不從者,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短短四個字,讓在場的官員嚇得膽戰心驚更是對護教王投來感激的眼神,若非是他有先見之明投誠了明軍,恐怕現在,這裡已經是屍積如山。
決定進軍,公孫劍讓各部立即進行準備,除了留下兩個衛的兵力協助從雲南各地調動過來的官員進行土地
改革之外,其餘十萬人,開始浩浩蕩蕩往西邊推進。
護教王在東邊的封地雖然小,但是影響力絕對不會太差,往西的連續三十幾城,幾乎都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後跟換上大周軍旗。
這一日,來到一個叫則拉剛的地方。
從探馬的彙報來看,哪裡的兵力似乎並不曾有投降的意思,大門緊閉,城牆上部署了大量的弓箭手。
護教王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頭道;“那是闡化王區域,我恐怕在這裡無能為力,但是為了子民我願意一試一試。”
護教王說完就要拍馬上前。
然而公孫劍卻是一把將他拉住;“慢著,你可是當前這邊的宗教王兩領袖之一,我不能讓你冒險。”
公孫劍扭頭看了下紀綱;“你帶領人,陪同護教王一同,一旦對方攻擊,務必要將護教王給我安全帶
回。”
這還不算,公孫劍親自退下自己的鎧甲給他穿上;“穿上,以防不測。”
十幾匹快馬緩慢停靠在了城牆下,公孫劍隻能聽到那邊談了幾句後,緊隨其後城牆上箭鏃如飛,當場就有幾名明軍被射中栽倒下馬。而剩下的士兵立即舉起盾牌,形成一個半圓,將護教王給拉扯了回來。
“怎麼回事?”等到護教王臉色蒼白歸來,公孫鈕慌忙詢問。
護教往臉色鐵青;“他們不投降,並且將會和咱們血戰到底,另外還說我是烏斯藏的叛徒,他們不會懼怕我們。”
不會懼怕,公孫枉抬起頭看向遠處的城牆回首卻見紀綱的肩膀似乎中箭。
他有些驚訝的問了聲;“受傷了?”
紀綱看了下很自然將自己肩膀上的箭鏃扯下來;“小傷口,多謝大人關心。”
公孫劍親自走了過去,仔細檢查這並非有毒後才親自為他進行包紮;“調養幾天就好了,你回去養傷,我給你報仇。”
話語說完,公孫劍看向了邊上的武高燧;“把紅衣大炮給我拉過來。”
一直來,一百門紅衣火炮就跟隨在大軍中,隻是因為有護教王在,周邊的百姓都不曾作戰,這個紅衣大炮幾乎就是雞肋一般的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