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山東巡撫,掛兵部侍郎頭銜,李精白不能表現的太弱。
葉茂時催促兵丁上前,抓住這個大麻子。
古大麻子提醒兵丁,一百兩銀子不想拿嗎?
一百兩的確是少了點,讓葉茂時感受到屈辱。
可是對百姓而言是個天文數字,哪怕是大周朝最精銳的軍隊,每月的餉銀不到二兩,不吃不喝攢夠一百兩需要四年多。
兵丁距離古大麻子越來越近,看來他不得不呼喊錦衣衛緹騎,再遲小命就丟了。
這時候,古大麻子一直期待的聲音終於響起。
馬車裡的李精白大喝一聲“站住!休得無禮!”
現場暫時沒了其它聲音,李精白大聲說道“某乃山東巡撫李精白,擔負山東全省的軍政要務,官位是否在葉茂時之上?”
這還用說嗎?李精白沒有提自己兵部侍郎的頭銜,官位已經遠在兗州知府葉茂時之上。
既然自己官大,李精白就直接下命令了,“都給本部堂退回來!”
待軍兵都乖乖聽話,李精白說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葉茂時勾連賊匪,在兗州發動對陛下的刺殺行動。如今,他已經黔驢技窮,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諸位若是識時務的,趁早歸順朝廷。念在你們並不知情的份上,本部堂可以承諾,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
葉茂時與李精白同乘一輛馬車,但他已經阻止不了李精白說話,兩人都伸出手,糾纏在一起。
他倆都不是練家子,打架全靠亂來,在馬車上鬥得熱鬨。
下麵的軍兵麵麵相覷,到底應該幫誰昵?
一個是自家的官老爺,另一個是官老爺的上級領導。
官老爺謀反,要刺殺皇帝,還能幫嗎?
大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都不容易,何苦來哉!
多數人這樣想,也有堅持效忠老爺的,現場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這時候,古大麻子覺得,是時候展現一下實力。他猛一回首,五十名錦衣衛緹騎現身,騎著馬逼近人群。
兗州的這些軍兵見識到配備精良的重甲騎兵,他們戴著麵具,提著長戟,排陣整齊的到了近前。
先不說實力如何,單是這股殺氣,已經搞得周圍人畏懼不已。
軍兵紛紛放下武器,好多人不自覺的向後退。
這好比是拳王與拳擊愛好者的會麵,雙方實力差彆太大了,以至於還沒交手,勝負已經沒有懸念。
古大麻子很興奮的看著,這些軍兵除了極個彆反抗被殺的,其餘已經全部歸降。
現場的人平靜下來,隻剩兩個人還在打鬥。
一個是葉茂時,一個是李精白。
兗州知府對陣山東巡撫,他倆撕扯著從馬車上滾下來,李精白呼喊,“快來幫忙啊!”
古大麻子阻止緹騎的行動,說道“陛下說了,部堂大人要是能為自己解困,並親手擒獲葉茂時,他可以饒恕你的失責之罪。如果部堂大人做不到,由小的替你擺平,那麼陛下還是要綜合考量大人此前的功過得
失。”
李精白一聽,戰鬥的意誌上來了。
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挨揍,而是如何向皇帝交差。
既然皇帝有這個口諭,李精白放心了,誰都不要幫我,本部堂一定能親手乾掉葉茂時。
反觀葉茂時,他就是掐死李精白,還是無法從現場逃脫。
雙方的鬥誌不在一個層次上,從而導致體力相當的李精白越戰越勇,葉茂時卻相形見絀,不一會功夫被
摁倒,李精白騎在上麵,打出羞答答的小拳頭,一下接一下落在葉茂時的腦門上。
古大麻子看了眼,陛下說了,打成這樣就算部堂大人臝,把葉茂時綁起來。
然後,他跑過去扶起李精白,“對不住,大人,都是陛下安排的。”
李精白鬥誌昂揚,雖然嘴角還帶著血,臉上卻儘是興奮,恨不得把葉茂時放了,他再打一遍。麵對古大麻子表示的歉意,李精白非但不怪罪,反而有幾分感激。
“這是好消息啊,陛下原諒微臣了。”
公孫劍說過要直奔淮安府,不在山東的城池逗留。
話音未落,山東巡撫李精白發現,皇帝想去的是臨清。
在德州,被皇帝發現剛娶的小妾有問題。在濟南,縣令和師爺觸怒了龍顏。在兗州更離譜,居然從上到下、從官到民,對皇帝來了次集體暗殺。
李精白原以為皇帝會走,離開山東這一畝三分地。可皇帝突然說了,《金瓶梅》的誕生地臨清一定要去。
不是沒有人規勸,從閣老文震盂到錦衣衛劉文炳,大家都勸公孫劍單刀直入,先處理江南的奴變,返程時再遊山玩水,豈不快哉?
另外,大家集體反對皇帝微服私訪的想法,必須加強隨行的護衛,避免兗州那種事件的發生。
公孫劍是個隨和的人,並不否認大家說的對。兗州的事情不是意外,而是隱藏在暗處的對手故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