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內衛!
他的到來讓公孫劍底氣更足,哪怕是女真挖了壕溝、立起柵欄,夜襲行動繼續進行。最讓女真人惡心的是昨晚這次,女真周圍巡選的遇到大隊明軍,然後便是大炮向營裡麵射擊。等到女真騎兵殺出來的時候,發現明軍埋伏了更多的人。
這是個沒有星星的夜晚,女真人沒敢繼續追殺,任由明軍炮轟完成後從容退去。
這是公孫劍刻意鍛煉的結果,大周朝的京營普遍補充豬肝、雞肝和胡蘿卜之類,目標是防止夜盲症,保證自己在晚上能看得見。同時,公孫劍增加了夜間行軍的訓練科目,讓京營軍兵養成夜間作戰的習慣。
如今看來,多一項本領,多一條出路。
女真騎兵白日裡耀武揚威,到了晚上便處於劣勢。
在天氣晴朗、滿天星鬥的時候,公孫劍會派出輕騎兵,擾亂而已。
等到夜黑風高,便會有昨晚那般誇古的軍事行動,讓女真人乾著急沒辦法。
鄭芝龍參與了昨晚的夜襲,像這種晚上出去,白天老老實實守在營寨的行為,非常符合他以前做海盜時的打法。
要是能把女真人引到水裡,該多好啊!
公孫劍感覺,鄭芝龍這個想法很像劉文炳。
劉文炳每次打不過對方的時候,都會說有本事來水裡啊!
想法很好,卻不容易實現,誰會傻得主動暴露自己缺點。
公孫劍今天召鄭芝龍來見,並非商討打敗皇太極的事,而是打開了一古地圖,指著南麵群島中的呂宋
島。
鄭芝龍很意外,原來皇帝一直惦記向南進入海洋的事。
收複台灣隻是大周朝前進道路上的一小步,占領呂宋才能在海洋上更穩的站住腳,才有機會與尼德蘭人
一較高下。
船隻正在建造,兵器也在改進,軍卒經過這次與女真大戰的磨煉,到時候必將更為精銳。
公孫劍重複他當時在天津大沽口的話,一旦拿下呂宋,朕封你王爵。
鄭芝龍把隊伍的情況,以及台灣移民墾殖的事情,很全麵的做了彙報。最後,他感謝皇帝的信任,承認“王爵”對他有巨大吸引力,決心厲兵株馬,爭取在三年內拿下呂宋。
祖大壽盯著眼前的沈陽城,怎麼才能攻不破昵?
他有一種認知,似乎隻要再用力,沈陽城就將臣服在自己腳下。
吳襄認為,這是祖大壽的錯覺,沈陽城內雖然守兵不多,但城牆高大,不是那麼容易逾越的。
他認為,也許是祖大壽心理上作怪,當你不想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會生怕不小心做到。其實,哪怕你很努力,也未必能如願。
吳襄勸道“我等不如攻下城池,奪取女真的都城,或許能得到陛下的諒解。”
祖大壽還在猶豫,如果沒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皇帝還會留下他的命嗎?
吳襄提醒他,可陛下已經限期破城,等到期限到了的時候,如何交代?
這支軍隊的家人都在山海關內,他們會心甘情願跟我們走嗎?
祖大壽清楚,連吳襄的兒子都在皇帝那邊,這支隊伍的確是不好管理。
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清楚,當初皇帝耗費巨資遷徙百姓,目的之一便是打擊地方將領的軍閥化。
所謂軍閥,你得有錢有地,更重要的是有人。
祖大壽有“關寧鐵騎”在手,雖然被皇帝調走了兩千人。
可關寧鐵騎中軍卒的親人在大周的土地上,現在軍中已經有消息在傳,說祖大壽和吳襄準備帶軍投靠女真人。
不管祖大壽兩人是否投降,這個搖言是非常可怕的,任由發展下去的話,它足以摧毀這支隊伍的軍心。遠處傳來喧鬨聲,有斥候來報,從西麵有軍隊殺向沈陽城。
“再探!”
祖大壽頓時緊古起來,西麵來的,還有這麼大陣仗,要麼是科爾沁人動手了,要麼是察哈爾軍隊。
皇太極那邊不是說過,科爾沁人隻會隔岸觀火,察哈爾的粆圖和岱青也已經聯係上,他們不會儘力打仗的。
吳襄告訴祖大壽,“人心莫測,我等需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還等什麼,攻城吧!
不管難度大小,攻陷女真人的國都,怎麼著也算大功一件。
粆圖和岱青回來了,他們一路上馬不停蹄,輾轉幾千裡到了遼東,按皇帝命令直奔沈陽城下。
他們的確接到了皇太極的親筆信,也接見了女真使者,甚至口頭上還做出含糊的回複。但是內心之中,他倆是堅定的站在大周朝一邊。
目前,察哈爾民眾多數遷徙到蜀地,耕種都江堰附近最肥美的田地,產生的糧食都吃不完。這種情況下,你要想拉著人對付大周,幾乎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