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孽緣!
第三十二章、理想是什麼呢?
語文臨近下課時,張老師告訴同學們,把所有的詩歌作品都交到學習委員那裡,優秀的將會在校刊上出版,我也會挑選出來寄給“詩刊”,全力幫同學們實現你們成為文學家的理想。
下課!
晚自習,我看著同學們一首首詩歌作品,捕捉到了一個個理想的影子。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隻是有的人明晰,有的人迷糊罷了。
首先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就是一個有理想的詩人。他身材偉岸,他激情澎湃,他德高望重。
張老師一米八多的個頭,四十多歲,喜歡穿中山裝,皮膚微黑透著紅光,聲音洪亮。他上課時總是帶著笑的模樣。
張老師不僅教課好,還不遺餘力地提攜後輩新人,很有作為中國當代詩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總之一句話,我敬重他,有這樣的班主任我三生有幸!
他覺得詩歌趨於衰微,不僅是時代發展帶來的影響,還有後輩學習知識的短視傾向作祟,很多學生學習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缺少理想和激情,缺少文人情懷。
於是他無私地幫助我們提升寫作能力,給我們開小灶,幫我們修改稿件,那種認真的治學嚴謹的態度,對我影響很大。我覺得他是有理想的人。
他給我們修改稿件,還耐心講解修改的理由。對於斟酌字句和標點符號的使用,一點也不含糊,有時還會和我們溝通交流,已達成共識。
我清楚地記得,我的一篇散文詩《有關石頭的思索》他就給我改了好多個地方。
原文如下
有關石頭的思索
深山峽穀中躺著一塊石頭。
不知睡了多少年。
一個石匠喚醒了他,
千錘萬鑿成了偉人模樣兒,
終日居高臨下受著朝拜。
漸漸地他覺得自己有了飛的衝動。
於是他開始怨恨甚至詛咒死沉的底座,
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
痛苦的底座扭動著身軀,
瞬間將他摔得粉身碎骨。
於是他不再想飛,
因為他又變成了鋪路石。
其實,我通過這篇文章想要表達有關理想的思索,可是張老師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這是寫人們對地位與欲望的思索。我們各執己見,爭得麵紅耳赤。
我覺得理想可能就是一種執念吧。執著於美好生活的信心而已。我的愛情理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的理想的愛情城堡裡,除了我還有一個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