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盛世無饑餒_紅樓襄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紅樓襄王 > 第823章 盛世無饑餒

第823章 盛世無饑餒(1 / 2)

增訂律法並不簡單,要跟重臣詳細商議,才能拿出可行方案。

這件事可以慢慢做,但清查士紳強買強賣,拿出一批典型來平息民憤,進而殺雞儆猴抑製兼並。

其實朱景洪也在想,在攤丁入畝都做完的情況下,是否還有必要加大力度抑製兼並,畢竟前後朝廷稅收區彆不大。

但這些沒了地的百姓如何安排,卻又成了新的難題,把他們轉移出去占地方雖好,可故土難離人家未必願意。

發展生產力增加崗位,可那要五年十年乃至才能見效,期間誰去種地誰去“進廠”,又將是數百萬乃至千萬百姓的血淚史。

考慮到當下仍是農業國,那就還得遵照千年來的慣例,所以抑製兼並是必須要做的事。

否則若真的放開手兼並,要不了多久全國就隻剩大地主了,到時也就該改朝換代了。

二月十四,朱景洪諭旨到了江北,命李自恒徹查兼並之事,尤其要嚴懲威逼利誘,強取豪奪之權貴。

有了這份諭旨,李自恒可就能放開手腳了,然後他的動作就激進起來。

查案首先是要查賬,尤其是近幾年土地變更,在沒有電子表格的時代,要對方不配合的情況下,從各府縣衙門篩出有用的東西,其難度和登天也差不多了。

這非常耗費時間,在截止之後半個來月,他可以說是毫無進展。

一方麵是人手不夠,另一方麵則是賬目太亂,而且其中還有打掩護的東西,反正梳理起來簡直沒法兒弄。

而在三月初,朱景洪增派了東廠和北鎮撫司的人來,便極大的加強了李自恒的“算力”,讓他的清查工作總算有了起色。

朱景洪派皇室家奴來,表麵是為了給李自恒幫忙,但本質上是對此事進一步表明態度。

土地兼並不隻有江北,天下二十多個省肯定都有,借著推行清丈和攤丁入畝,地方士紳不伸手才是怪事,甚至於現在還在進行。

這樣的現象必須要遏製,所以朱景洪必須強力表明態度,江北的案子就必須要嚴辦。

時間進入三月,李自恒的查案穩步進行中,而且他已網住了一條大魚,及鳳陽本地大族陳家。

這個陳家可不簡單,百年前穆宗(世祖的祖父)在位時,陳家老太爺便官至文華殿大學士。

七十年前世祖繼位時,陳家現任家主的爺爺官至禮部尚書,世祖登基時頒布的詔書便是其草擬。

這個傳承百多年的大族,如今族中還有三人做官,其中職位最高者為陳家大房老二,如今已是河南布政司參議。

陳家家主陳裕盈官至成都知府,雖比不上他二兒子優秀,但也超越了官場上許多人。

老陳頭如今很鬱悶,因為錦衣衛已三次登門,取走了他家裡的田契地契。

他家近些年確實買了不少土地,當然本家隻購進入一萬兩千畝,各支脈及姻親“代持”的才是大頭,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兩萬四千畝。

換言之,近十年內陳家兼並了三萬六千畝地,加上其原本就有的田地,其土地已有近四萬五千畝。

這樣的龐然大物,首先被查到是必然之事,所以在半個月前諭旨到時,陳裕盈就料到了這一天。

所以這半個月,他也沒有一直閒著,派出族人各處奔走,跟一些世交們商議對策。

陳家如此,其他大族也是如此,包括那些幾千或過萬畝的中小地主們,也一樣靠自己的方式打點一切。

即使如此陳裕盈仍非常憂慮,於他而言李自恒並不可怕,包括他的後台王培安也一樣。

真正讓他寢食難安的,是遠在千裡之外的皇帝,那是能讓他們全家去南洋種土豆的存在。

雖然在自救,但陳裕盈也知此番凶多吉少,眼下不過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坐在後園涼亭內,看著遠處湖光春色,陳裕盈歎了口氣。

“爹,北邊出事了!”

來人是陳裕盈的小兒子,其本人讀書不夠刻苦,所以如今隻是個秀才,四十來歲的老秀才。

可出生在這種大家族,即使陳老七是隻是個秀才,但其氣度儀態遠非尋常生員能比。

“出了什麼事?”陳裕盈問道。

“剛傳來的消息,泗州段運河工地上出了騷亂,變亂中打死二百餘人,已被臨近駐軍隊彈壓,但附近糧庫遭人哄搶並放火,損失賑濟糧近三萬石!”

聽到小兒子這番話,陳裕盈難得露出了笑容,這下李自恒該要倒黴了。

他李自恒除了查案,還是主管賑災之事的官員,民變之事他怎麼也得承擔責任。

除此之外,泗州段運河有災民上萬,如今賑濟糧被焚毀,如何補上缺口不餓死人,則是第一個麻煩事。

民變來得這般及時,陳裕盈便知苦於李自恒的人不少,如今這隻是開胃菜而已。

鳳陽府城,北鎮撫司江北千戶所內,李自恒皺緊了眉頭。

這段時間,他都是在江北千戶所辦公,清流官員和廠衛攪在一起,怎麼看都顯得很違和。

李自恒不在意這些,於他而言隻要把差事辦好就行。

突如其來的民變給了他沉重一擊,讓他不得不分心解決這些麻煩事,首當其衝的便是堵住糧食缺口。

當然,民變的事也得查清楚,此事他交給了江北千戶所,至於東廠來人和錦衣衛緹騎,則是繼續清查兼並之事。

“泗州的糧食缺口,可以挪用其他各處糧食應急!”

朝廷以工代賑,除了安排了人在泗州疏浚運河,其他還有好幾個賑濟點,組織災民修路、挖渠及開荒。

從其他點勻一些給泗州應急,是比較具有可行性的辦法,這樣便可以騰出時間堵上缺口。

李自恒奉旨負責賑災,所有賑災糧他都可以調配,所以這些事他自己都能決定。

於是他立刻簽發公文調糧,然後其本人便去了泗州,一是安撫人心二是調查情況。

當然,他還有一件事要辦,那就是到了老朋友那裡化緣。

所謂老朋友便是馮淵,這位做官還不到五年時間,就已擔任金陵巡按都禦史,可見其升遷速度之快。

馮淵是狀元,但即便是狀元,升這麼快也很少見。

馮淵升得這麼快,完全是因為他把準了風向,做任何事都懂得體會上意,而且身體力行。

三月初五李自恒到泗州,待了兩天還沒查到什麼,就收到了其他地方民怨陡增的消息。

民怨增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有人傳言說他從各處調糧,就是想把其他人餓死。

這種謠言很低級,但其傳播卻非常迅速,而且自動升級版本越傳越歪,然後李自恒想調糧也調不動了。

沒辦法,他隻能修書求到石崇,這位負責平叛的總督,希望他能暫調軍糧給泗州應急。

然後,李自恒騎馬趕往了應天,泗州到應天他又耗費了兩天,在三月初九上午來到了巡按禦史衙門。

按理說借糧該找布政司,但現任金陵布政司被停職了,好像是在朝中被人彈劾,具體原因李自恒也不清楚。

布政使位置雖空著,但布政司還在運轉,唯有錢糧之事暫由馮淵代管,說來也是奇也怪哉之事。

巡按都禦史後堂,馮淵親切會見了李自恒,這位老朋友和上官。

他們是老朋友不必說,而上官的說法也不是玩笑,僉都禦史比巡按禦史級彆高,何況李自恒還是欽差。

“你在江北鬨的動靜可不小,說句你不太愛聽的話,如今到處可都人心惶惶!”

馮淵和李自恒交好,才可直言不諱說這些話,也算幫許多人道出了心聲。

李自恒神色淡定,說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心感惶恐之人……多是行事不法之徒!”


最新小说: 遠古惡雌有農場,獸夫個個求寵 彆人禦獸,你被獸禦 八歲廳裡廳氣的我被全網愛戴 重生80,趕山狩獵成首富,村花腸子悔青了 官獄 穿成炮灰千金?斷絕關係直接下鄉 重生1958:獵豪把妻女寵心尖上! 真千金養黃泉路後,全家火葬場了 重生1983:輟學後,我成時代首富 弟媳成了他媳婦,冷麵糙漢心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