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小哥沒說話,又繼續低著頭,一臉意興闌珊的踢腳小的石子了。
沒過多久,又有兩人背著竹筐過來搭車,年輕小哥見人數差不多滿了,便示意大家上車,準時出發了。
薛興貴是個嘴上閒不住的,有一搭沒一搭的跟那兩人聊天,那兩人都是裡甲鎮的村民,也是去縣城賣貨的,每日都會來搭車,算是老顧客。而趕車的小哥叫李小武,是鎮上客棧裡幫工的兒子。
薛柳坐旁邊聽著,抬頭瞧了一眼李小武,聽說才16歲,瞧著卻像是飽經風霜的中年人。
薛柳覺得這世道真是諷刺,當你是幼兒時,往往讓人看著比實際年齡小;但當你長大了之後,又往往看著比實際年齡顯老。
因為年幼時吃不飽,成年後吃苦頭。
牛車噠噠噠的走到縣城,大家便各自下車散去。來時牛車是空著的,能坐五六個人,但回去牛車上會馱著貨物,不再載人,所以小哥李小武提前告知他們,如何回村需要他們自行安排。
薛柳這倒是不擔心,既然有牛車來,自然能找到順風車回去。
薛興貴大搖大擺的走在前麵帶路,自覺自己來過一次縣城,算是半個熟人了!
薛興富走在後麵看著薛興貴無奈的搖搖頭,想想轉頭還是跟薛柳商量,“咱們這次帶的柿餅多,若是支一個攤子,怕是不好賣。不如分開賣,興許能賣的快些。”
擺兩個攤子,需要繳納兩筆攤位費,好在手裡有餘錢心裡不慌,如今他們也不那麼在乎這三文五文的了。
這次進城,他們足足背了兩籮筐的柿餅過來,沒有細數,總數三百個應該是有的。
薛柳也是這麼打算,將幾個長輩安排的明明白白:“小叔上次來過,有賣貨的經驗,不如讓小叔帶著胡大叔去南街去賣,我跟阿爹去北街去賣,怎麼樣?”
南街就是昨天薛柳他們擺攤的那一片地方,薛興貴獨當一麵不成問題,她自己則想去開發一下北街的市場。
這縣城的街道集市布局劃分很明顯,南街最熱鬨,小商鋪和小攤販多,但北街靠近富人區,幾家大型的酒樓都在北街,人少但是消費力高。
薛興富對這樣的安排沒有異議,便拉住薛興貴,幾人碰頭將賣貨細節商量了一下。
薛興貴跟打了雞血一樣,激情澎湃的還開玩笑的說要比賽,“咱們算兩隊,比比看誰先賣完!”
薛興富從鼻腔哼出一聲笑,不輕不重的在薛興貴腦袋上敲了一下,“都多大了,還這麼不穩重。”
胡大明:“性福放心吧,我會看著老三的。”
幾人就此分開,各自找地方擺攤賣貨。
薛柳走到北街,找了個岔口的位置,又將昨天的竹子桌板支起來,然後拿了兩個柿餅撕成小塊做試吃,便主動上前一步,吆喝開了。
薛興富是第一次見女兒做生意,也是驚訝了一下。看她與過路人推銷柿餅,能說會道,又欣慰又心酸。
誰家這麼大的姑娘,不在家好好教養,卻出來討生活賺錢呢?
大安朝並不歧視女子出來做生意,女掌櫃比比皆是。可大部分傳統的還是認為女子應該在家相夫教子,這種出來拋頭露麵的,不算正經事。
薛興富這次說要跟著來,就是想看一看,學一學,下次就不讓薛柳來了。現在看著薛柳豁出臉麵,跟陌生人搭話,更是堅定了這種決心。
薛興富看了片刻,便上前接過薛柳手上的荷葉,讓薛柳去守著攤子,他去叫賣。
薛柳倒是沒想到自己老父親在心裡把她想象成了一個小可憐,盼著早日接她的班,好讓她呆在家。
她要是知道,絕對立馬扼殺他這種荒謬的想法。
靠自己的雙手賺到的錢,花起來才更快樂好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