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 朝歸倭附(圩三)天津港外,艦隊歸來_大明元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元輔 > 第1953章 朝歸倭附(圩三)天津港外,艦隊歸來

第1953章 朝歸倭附(圩三)天津港外,艦隊歸來(1 / 2)

第1953章朝歸倭附(圩三)天津港外,艦隊歸來

陰風怒號,黑雲蔽日。

今天的天氣看起來並不算好,若是尋常時刻,大家能不出門一定會儘量不出門,以免突然一場冬雨淋頭澆下,鬨個受寒著涼。

然而,今天的天津港卻依舊人流如潮。尤其是港區京華主碼頭附近,更是接踵摩肩,黑壓壓一片人,把能站人的地方幾乎全都站滿了。

這些人,除了一些原本就在碼頭工作的人之外,其餘人幾乎都是來迎接高務實和北洋海貿同盟隨征艦隊的。

少傅、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兼平倭經略、南寧候高務實此次歸國的名義終於是定下來了。按照朝廷的宣諭,高務實此番回京,是因為戰事“暫告段落”而“回京述職”。

經略一職原非常設,任務期間是否需要回京述職,本身是很靈活的。基本上,如果任務進展順利但並未完全完成,而經略本人可以抽空暫離卻不影響任務的進行,再加上皇帝認為的確有必要麵談,那麼經略就可以回京述職,這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畢竟是皇權社會嘛,如果皇帝要求你回京述職,那麼以上前提都可以不需要,你收拾收拾行裝就得馬上回京做當麵報告,也就是所謂的陛見。

這一次高務實回京,本質上就屬於這一類。隻不過,聖旨裡頭把前麵那些原因統統都說了一遍,以示皇帝陛下不是信不過經臣,而是因為前線已有大功,需要經臣回來親自講述,讓皇上和朝廷上下共賀之,因此這裡麵更多的是有褒賞之意。

海貿同盟的艦隊頗為龐大,即便天津港已然是天下有數的大港,也沒法讓整個艦隊一次性開進來,隻能根據航道安排魚貫而入。

此番高務實出征時的“海上親兵”由北洋海貿同盟大包大攬,京華及靖難勳貴諸家各出約一半組成。

這其中,包括二級戰列艦一艘,三級戰列艦三艘,一級巡洋艦四艘,二級巡洋艦六艘,武裝運輸艦四十六艘,共計六十艘。其中“京華認證”的“專業戰艦”就有十四艘之多。從船員人數來說,則是約一萬三千人。

專業戰艦也就是戰列艦和巡洋艦,全部由京華北洋艦隊提供,占北洋艦隊專業戰艦總數的近四成實力。高務實的旗艦正是那艘二級戰列艦“東昌”號,此艦艦名出自於高務實遼南之戰的揭幕戰:東昌堡之戰。

這支艦隊論艦隻的數量規模不如朝廷的平倭艦隊“本體”,但如果按總噸位來算,則反而還超過平倭艦隊。當然,作為一支不將接舷戰作為主要海戰模式看待的炮擊艦隊而言,同盟艦隊船上所載兵力還是不及平倭艦隊多的。

不管怎麼說吧,六十艘大海船撲麵而來、魚貫入港的場麵還是令很多人感受到巨大的壓迫力,而由於這是己方艦隊,一瞬間的壓迫感過後,帶給人們內心的就立刻變成了激動。

心潮澎湃之下,也不知道是誰忍不住高呼了一聲“大明萬勝”,立刻引得在場所有人效仿,紛紛扯著嗓子大喊“大明萬勝”。從一開始紛紛雜雜的亂喊,最終彙聚到一個節拍上,一聲聲的“大明萬勝”不止震動了碼頭,甚至連正在入港的艦隊都聽得清清楚楚。

高務實站在“東昌”號的右舷邊上,身旁站滿了因為暫時沒有防務任務而被他帶回來的各路將領,以及艦隊本身的一些高級家丁。

聽到碼頭上“大明萬勝”的歡聲雷動,董一元忍不住恭維道:“此戰之後,侯爺的威名真真是響徹寰宇、無分海陸了。”

高務實笑了笑,微微擺手,卻沒有說話。

但他沒有說話,董一元卻有話說:“侯爺,末將自十四歲從軍以來,曆時已逾四十載,能以此戰結束戎旅,過程雖有頗多遺憾,但結果總算可以告慰祖宗。末將自知在這一戰之中表現不佳,讓侯爺失望……”

“古人言‘兵凶戰危’,就是因為戰場之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意外,其中有些可以避免,有些難以避免,還有一些原本就是賭博,也隻能去賭。”

高務實轉過頭,擺手打斷他的話,道:“永興之戰營中爆炸一事雖有人為原因,但你原先做出的戰略構想本身沒有什麼錯,錯的是彭信古。此番本閣部特意帶伱回京,也是要為你在皇上麵前說分一二,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勞閣部為末將操心,末將真是慚愧無地。”董一元歎了口氣,又有些失神地道:“可惜了彭信古……他們家。”

高務實微微皺眉,看了董一元一眼。董一元無奈中帶有幾分傷感地道:“彭信古之父是為護衛末將而死,時任末將中軍車營遊擊,死時身被七刀十三箭,當時是嘉靖四十三年……

他的叔父也是隨末將征戰而死,死於隆慶元年。當時他先是被一箭射瞎了左眼,末將命他退下,但戰況正值焦急,他不肯退……死時身被二十餘創,因失血過多而亡。

他死時,末將正執其手,問他有什麼話要交代。他已經不能回答末將了,隻是用力瞪眼,看著彭信古。他沒有兒子,隻有一女還不幸夭折了,所以一直把他兄長的兒子當做自己的兒子看……”

高務實沉默了,忍不住歎了口氣。

這就是狗日的戰爭啊,一將功成萬骨枯。打輸了不必說,打贏了一樣有傷亡,而傷亡在統計中不過是個數字,事實上他們卻都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他們的生死,即便不說人倫慘劇,至少也往往關乎一個家庭的未來,甚至一個家族的興衰。

可惜彭信古的問題高務實卻沒法鬆口,這件事不僅本身很惡劣,更關乎到大明朝之後的軍隊正規化建設。

永興之戰董一元軍中火藥庫爆炸這件事,從發生上看起來似乎頗為蹊蹺,但其實有跡可循。問題的爆發點在彭信古,但根源卻發生在平播之戰以後。

當時平播之戰勝利結束,董一元部奉命北調。原先朝廷是打算讓他回鎮甘陝,不過他走了一段時間之後風聞南寧候有意親征朝鮮,立刻認為朝鮮一定會是個立大功的地方——畢竟高務實親自出馬的戰爭,對於手底下的將領而言從來都是刷戰績。

董家本來就是世家將門,他和兄弟董一奎也都算是當世名將之一,雖然比起戚繼光、李成梁這種老一輩自然頗有不如,但比起晚輩之中的麻貴、李如鬆而言則還能勝在資曆更老。

然而,董家兄弟雖說這些年來都立了不少戰功,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也吃了不少掛落。至於官職,那自然是時起時落,加銜就更不用說了,運氣好的時候加銜宮保,運氣差的時候一擼到底。

總而言之,平播之戰以後他好歹把宮保撈了回來,但恩蔭卻還差了點,不夠兒子們分的。於是董一元心動了,他想跟著高務實去朝鮮,隨便刷點戰績把兒子們的前途安排妥當,自己今後的人生也就可以悠遊林下、含飴弄孫。

但是他所部之兵在平播之戰中損失不小,一部分是戰死,一部分是傷殘,這都是硬生生的損失,一時半會兒很難補齊——補齊的意思並非僅指兵員,還指訓練之類的事。

他當時能湊出來的家丁約莫三千左右,說少倒也不少,在甘陝將門裡頭算是實力雄厚了。以三千家丁為核心,帶個兩三萬大軍出征也是尋常事。然而問題就在於他要從哪湊“兩三萬兵”去。

由於圖們汗西遁之後西北壓力增大,董一元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建議朝廷從西北調動太多軍隊,除了自己三千家丁之外,調動的西北邊軍最多不要超過一萬。


最新小说: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權臣白月光 老師卡卡西,超時空同居野原琳 鍛造師:開局逮到校花偷我異能鎖 超神製卡師 童年的桑葚 兵王:我的訓練科目能自動升級 惡雌超凶猛,但被七個獸夫團寵了 驢大寶的種田修仙記 超級軍工科學家 妖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