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喻歌!
“可是我們兩個尺兵寸鐵,不知道能為洛君做些什麼?”
想到洛長川身為洛水之神,竟然屈尊紆貴地開口要自己幫忙,這著實讓元曈有些不解。
聽到元曈這麼問,洛長川明白他心中的疑慮,便笑著向對方解釋“這件事說來話長,不知道元君和斛律君在人間,可曾聽聞過《龜書》?”
懷荒遲疑了下,隨後問道“洛君口中所言的龜書,可是傳說中神龜於洛水背負而出的《洛書》?”
“然也,就是人間所說的《洛書》。”洛長川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不過長川所說的重點不在《洛書》,而是背負它出水的這隻靈黿。”
洛長川隨即將靈黿的過往事跡講述給二人。
原來他口中所說這隻靈黿,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一直在委粟山之北,靈台之南的洛滸觀測星象。直到隋煬帝西遷新都後,洛長川便命靈黿轉到新的洛陽城天津橋下。他白天蟄伏於紫微城外的洛河中,入夜便登上橋墩觀測天上星鬥。
“大約三個月之前,靈黿先生突然從洛陽城中回到貝闕稟報,說他觀察到熒惑星闖入太微垣,又有客星逼近帝座。先生恐這是不祥之兆,為此還特地繪製一副星圖。”
洛長川隨後走到身後的書架前,伸手從架上取下一幅圖卷。
他將卷軸徐徐展開,等卷軸完全滾到儘頭,顯現在三人眼前的是一幅描繪精密的三垣星圖。
“太子……明堂……虎賁,熒惑入太微,客星犯帝座。元曈不懂,請問這圖中星象有什麼特彆含義嗎?”
看著星鬥圖卷上的星象和讖語,元曈蹙眉疑問道。
他雖略讀過一些詩書,但卻對星經之類的書籍一竅不通。洛長川口中的‘太微’、‘客星’,和圖中所畫的星宿名稱,元曈更是聞所未聞。
懷荒則眯著細長的鳳眼,同樣在打量著這幅星圖。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在下曾經在洛陽含溫堂中讀過數冊《甘石星經》,可當時不求甚解,所以也不清楚此圖中星象之預兆。”
“含溫堂?斛律君竟然在魏朝大內讀過星經?”懷荒一席話說完,洛長川頗為驚異地問道。
懷荒點了點頭,“大約是百餘年前,在下當年確實在宮中粗略翻閱過《星經》,但隻是一時興趣而為。如果沒有看錯的話,洛君手上這幅圖所示的星象頗為古怪,看起來不像是吉兆。”
洛長川聞言沒有作聲,而是默默將畫卷細心地卷了起來,重新將其放回書架,這才轉身朝二人說道
“其實星象突變並非一定意味著凶兆,隻不過人間的曆朝曆代,無論太史令還是渾儀監,他們所記錄的星讖,要麼是有特殊目的而穿鑿附會,要麼則是自相矛盾。”
元曈聽著有些不明就裡,他沒能明白洛長川此番話中含義,便試探著問道“洛君話中之意,難道是說從古至今,這些觀測天象的人所寫的讖語都是在胡編亂造?”
“元君這個問題問得好,簡直是一語中的。”
洛長川突如其來的肯定讓元曈有些赧然,他連忙回道“元曈聽不明白,還請洛君說得明白些。”
洛長川便不再調侃元曈,開始認真向二人解釋“這些反常的星象到底預示什麼結果,本身就是不可預測的變數。洛陽城對應著二十八星宿中之張宿,柳宿,所以我讓靈黿記錄洛陽上空的星象,就是為了綢繆未知。不管結果是好與壞,都能提前想到應對的手段,不致於到時會手足無措。”
懷荒聽洛長川這麼說也有些不解,他心中暗忖,洛長川身為水神,竟然也要靠觀測星象這樣的方法來揣測天意,實在有些不可思議。便開口問道“洛君貴為洛水之神,乃是一方神聖。所謂天意不還是神仙決定的嗎?怎麼神仙也要親自觀星呢?”
洛長川訕笑一聲,轉過身負手而立,元曈和懷荒都看不到他的神情,隻聽洛長川幽幽說道“二位恐怕有所不知,縱然是神仙之屬,同樣要依天意而為。天地宇宙的運轉不被任何人所左右,神聖也隻是自己參透對天地的理解,按照其規律行事。眾生皆是天意的遵從者,上到天帝伏羲,下至泰山府君皆是如此。更何況我一個小小水伯呢。”
懷荒繼續追問“既然星象所現是不可違背的上天旨意,索性就隨他去,洛君又有什麼可擔憂的。”
洛長川轉過身,看著二人認真地回答“天意雖難改,可其所衍生的負麵影響卻可避免。譬如此次星象丕變,已經導致天地間陰陽失衡。一般情況下要等到星象恢複正常,陰陽之氣才能隨之歸位。可在陰陽失衡的期間,必定會有各種力量借機生變,兵燹、妖邪亦或疫病,尤其是作為天下中樞的都城洛陽,更是要多加留心。”
元曈被洛長川的長篇大論說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隻是一介凡人,什麼星象異動天下大亂,他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子又能做什麼呢?
“話雖如此,縱然我們兩人十分願意協助洛君,可畢竟力量微小……元曈實在不敢保證能夠幫上什麼大忙……”元曈支支吾吾地說道。
洛長川聽罷,知道元曈心中憂慮,便笑著寬慰他說“我隻需要二位做一件事,就是幫長川留意洛陽城近期可有什麼異動,如果洛陽城中大變,煩請二位到貝闕及時告知長川。”
“異動?”懷荒用手支著下巴,皺著眉頭疑問。
“正是,不知斛律君聽沒聽過一句話,‘物之反常者即為妖’,天象突變,想必洛陽城中一定會有反常異象。我本想親自到洛城探查,可洛水是洛陽護城之河,也需要我來坐鎮。萬般無奈下長川隻能出此下策,懇請二位冒險襄助。”
“我們誠心願助洛君一臂之力,隻是洛君也應該知曉,懷荒並非凡體,出入洛城還有諸多不便。尤其是入夜的時候,城中的守城神將更是讓懷荒束手束腳。”
“斛律君的苦衷長川自然明白。”洛長川聽懷荒提起守城神兵,語氣不由鄙夷起來。
“都城隍麾下那群雜兵神將,這麼多年我見得太多了。每逢洛陽城遭受劫難,他們都不見蹤影。等到河清海晏的治世降臨,這群人又來大擺威風。”
說罷洛長川低頭解下了腰間懸掛的乳白色玉璜,伸手送到懷荒掌中
“這件玉璜是昆侖山上的白玉琢磨而成,本是多年前河伯無夷所贈於我。玉璜上沾染河伯的靈氣,頗具養神的功效。斛律君把它貼身佩戴,不僅可以隱匿你身上的氣息,讓一些尋常神魔不能發覺。其次還可以助你凝神靜氣,調和龍虎,有固元防身之用。”
懷荒見狀連連搖頭,急欲將玉璜塞回洛長川手中,“這麼貴重的器物,而且還是洛君的貼身之物。懷荒受之有愧,還是請您收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