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屯田_朕這大明還有的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二十七章 屯田(1 / 2)

朕這大明還有的救!

“是的,陛下,遼東苦寒,南方糧食經陸路轉運到遼東成本極高,往往路上的消耗就占到所運糧食的三分之一。

因此朝廷直接白銀送餉,遼東軍士拿到餉銀自己購糧,但糧食供應少,這樣就使得遼東糧價奇高。

例如薩爾滸之戰前夕,遼東米價為每石3兩,高出京師地區4倍,截止今年,已漲至4兩。

糧價如此之高,讓軍卒連飯都吃不飽,更不用說對抗兵強馬壯的建虜了。

臣聽聞熊廷弼也向朝廷上書提及此事,說遼東軍一日連人帶馬須得一錢三四分方能過活,而所領月餉及馬止於八分。

遼東苦寒,這錢飯都吃不飽,更彆說買衣禦寒了。困苦如此會導致遼東軍士軍紀差,輕則便奪當地民間糧窖,重則奪馬料養活自己,導致馬匹饑瘦乃至餓死。

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便是將士無力、也無心作戰。

遼人又常被軍士剝削,心中對朝廷離德,許多受建虜蠱惑,逃亡建虜,為其所有。”

朱由校聽他說完,已經明了其中利害,打仗打的是後勤,明朝的後勤如此垃圾,導致當地物價奇高,當兵每天飯都吃不飽,也沒心思打仗了。

但是他也有疑問,後世東北不是著名的糧倉嗎,有世界三大黑土帶,土壤肥沃,為啥不種糧呢?

於是他思考片刻,便開口問道

“老師的話,朕也明白了,但朕聽說遼東一帶,土壤肥沃,為何就沒有軍屯,就地取糧食呢。”

孫承宗不愧是翰林院出身,博聞強記,這種情況他也了解,隨口解釋說

“遼東確實土壤肥沃,但氣候寒冷,並不適合種植,隻有遼南四衛金海蓋複、廣寧等地,氣候稍熱,適合屯墾,但據臣了解,由於土地較為貧瘠,加上遼人不喜耕種以及戰事,數量並不多。”

朱由校一聽覺得有道理,後世東北開發也比較晚,沒有機械化農業,開發東北受限製太大了。

“我朝初年不是實行開中法嗎?讓商人押送糧食去邊軍換取鹽引,憑鹽引領鹽銷售。”

“陛下,此法已改,孝宗弘治時,葉淇為戶部尚書,改舊製為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

每引鹽輸銀三四錢不等,致太倉銀多至百餘萬,國家的財政收入驟增。因此邊地鹽商大都舉家內遷,開中之法後雖有重設,但逐漸荒廢。”

剛才孫承宗的表述,他也明白了遼東問題的另一麵。打仗打的就是錢,後勤,而糧食就是遼東最大的後勤成本,把成本弄下去,就可以把遼餉花到更多有用的地方。

心中有了打算後,朱由校也不由的佩服孫承宗,一是敢對自己說,而是看問題相比較他人也更一針見血,讓自己受益匪淺。

於是他起身離開座位,對著孫承宗一揖“多謝老師教誨,讓由校得益良多,受益匪淺。”

孫承宗一看如此,跪道“陛下不必如此,這本就是臣的本分,陛下如能有所獲,臣也倍感欣慰。”

朱由校連忙將其攙扶起來。

“學生感謝老師的教導這本就是本分,自古皆是如此,先生勿要多言。

隻是朕還有個問題,既然如此,那該怎麼解決,鼓勵屯田還是?”


最新小说: 怪物入侵,我成為最強玩家 午夜娶新娘 我的餘額每天自動加零 末世:女校保安,開局校花求收留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 暴君虐我?轉身勾搭權宦奪他江山 半熟 契約神級尋寶鼠,女帝倒追我 高武:變身破碎的她,靠加點變強 周更騷詞條,這屆修仙者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