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年近六旬,精力早已不如壯年。
再加上尋口那一戰,關羽中了毒箭。
雖然刮骨療毒去除了毒素,但關羽想如昔日萬軍刺死顏良那般驍勇,卻也辦不到了。
因此。
關羽很早就對關平寄予了厚望,希望關平能在荊州獨當一麵,成為隆中對中能繼承關羽誌向的上將。
對關平的調教,關羽也是頗為上心。
不知道是不是太苛刻的原因,關平雖然謹慎穩重,卻始終缺少上將應該有的魄力。
對此。
關羽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糾正。
為將者謹慎穩重是好事,但隻有謹慎穩重卻少魄力,依舊不夠。
尤其是今日關平的表現,更令關羽失望。
關羽身在局中,忘記了雛鷹在雄鷹的羽翼下是永遠難以展翅高飛的。
再加上關平對關羽那發自內心的敬佩,以及身為人子對父命的尊重,讓關平謹慎穩重的時候始終束手束腳不敢輕易自專。
諸葛喬和關興不同。
諸葛喬來荊州的時候始終抱著要逆天改命的目的,又有曆史天眼的預知能力加成,因此諸葛喬雖然也會謹慎穩重,但比起關平會有更多的想法。
關興則是渴望得到關羽的認同,哪怕這個認同需要關興披甲上陣去陷陣營當一個悍不畏死的死士!
因此,當關興驚聞關羽中箭的時候,雖然有擔憂但更多的是憤怒。
關平因為長久以來養成的謹慎穩重性格,會去權衡利弊。
而關興就更像年輕時候的關羽,衝冠一怒,揮刀就砍,要麼殺了眼前的敵人,要麼就有死而已。
身份地位不同,考慮的利益不同,自然就差異明顯了。
諸葛喬見關平受責,剛欲開口就被關羽的目光打斷。
顯然。
關羽希望關平能自我去思考,去反省,而不是諸葛喬來替關平辯解。
“平兒,你先出去。”
“記住,莫要將關某未受傷的消息透露。”
關平不多言,抱拳離去。
今日的表現,令關平內心極為受挫。
關平也需要時間去仔細的反省自思。
待得關平離去,關羽的表情也緩和不少,看向諸葛喬的眼神多了讚許:“阿喬,今日的表現不錯。你比關某預料中的反應更迅速。”
諸葛喬不敢居功:“是陷陣士先反應過來,若無陷陣士那一聲聲‘有死無生’,小侄也難以凝聚膽氣。”
關羽輕撫美髯:“阿喬莫要妄自菲薄,若無你及時喝令鼓手擂鼓助威,又令平兒引校刀手出陣。今日我軍,必敗無疑了。”
諸葛喬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君侯,伱是說今日的勝敗影響樊城的士氣,所以才要親臨戰陣。”
“隻是君侯今日為何又佯裝中箭墜馬?那龐德又是如何出現在中軍百步內的?”
諸葛喬心中疑惑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關羽微微蹙眉,隨後又淡笑而道:“阿喬說西涼人善射,又用鳳雛和周郎舉例,讓關某心中有了詐敗的想法。”
“龐德急於自證忠心,定會尋機在臨陣時射殺關某。”
“然而,這世間能百步穿楊的,少之又少;以關某的能為,隻要有提防,百步的箭矢都是能接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