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關某故意調整了中軍的兵力部署,引龐德看出破綻。”
諸葛喬臉色驟變:“君侯,你太冒險了!倘若龐德真有百步穿楊的能為,君侯豈不是令三軍受挫?”
關羽的反應依舊很平靜:“關某引以為鑒,今後不會再如此犯險了。”
諸葛喬語噎。
瞧關羽這語氣,壓根就沒將這當回事。
“君侯——”
諸葛喬正欲再勸,關羽卻是揮了揮手,打斷了諸葛喬的勸諫:
“阿喬,你不是武將,所以不知道真正的詐敗是如何誘敵的;若是不能讓對手相信關某是真的中箭了,又如何能詐敗誘敵?”
“關某今日此舉,除了想試探你和平兒的臨陣反應外,也是要告訴你這軍中文武想法的不同。”
“謀士定計,往往張口就來,給武將一句詐敗誘敵就自以為勝券在握。”
“可對於武將而言,詐敗就等於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誘敵,誘敵失敗了還會受到軍法處置。”
“除了久經戰陣又自恃武勇的武將,想不引起對手懷疑的詐敗其是很難的。”
諸葛喬默然。
關羽的話洞察人性,在諸葛喬的印象中,詐敗誘敵的確就是武將引軍去虛晃一槍就潰敗而走。
然而,這臨陣交戰,哪有說潰敗就潰敗的?
表現太假,對手不會信;表現太真,假敗就可能變成真敗。
“小侄謹記君侯教誨。”
諸葛喬抱拳而道,關羽都說道這個份上了,若還要勸諫就顯得諸葛喬不知好歹了。
關羽暗暗點頭,又道:“今夜龐德極有可能來劫營,阿喬可願替關某來部署伏兵?”
諸葛喬微凜,知道關羽這是有意在培養自己。
略微思索一陣,諸葛喬心中有了部署:“君侯雖然佯裝中箭墜馬,但我軍今日並未慌亂,龐德心中想必也有懷疑。”
“龐德若要來劫營,必會另設一軍在外策應,用以提防君侯的伏兵。”
“若要部署伏兵,就要將策應龐德的兵力考慮進去。”
諸葛喬取來地圖,開始陳述計劃。
“策應龐德的兵馬有兩處,一處是平魯城的胡修,一處是樊城的曹仁。”
“胡修隔得遠,三十裡的距離即便到了也會疲敝,故而隻需留有少量兵力在西十裡處布防,胡修就不敢再進兵。”
“曹仁離得近,龐德要劫營,隻要聽見營中戰聲起,曹仁就能迅速出城接應。”
“可引一萬軍乘船至樊城東麵,在五裡外的四塚登陸,約期攻樊城東門。”
“再引走四塚分兵繞道,一路去樊城北五裡的圍頭,約期攻樊城北門;一路去北十裡搶占郾城,提防宛城的徐晃。”
“曹仁若知樊城受到襲擊,必會慌而回城。”
“君侯則親帥主力伏擊龐德,將龐德跟樊城隔絕。”
“事若順利,則君侯擒殺龐德兵圍樊城;事若不濟,龐德回不了樊城,又回不了郾城,就隻能往西走平魯城。”
“君侯依舊可以兵圍樊城。”
關羽:問那麼多乾嘛,難道要告訴你我是中箭虎?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