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第181章虛化
餘慈身具“先天一氣”,亦即通常隻有還丹修士才能具備的真罡真煞。論威力不比還丹修士差太多,但解良曾斷言,這玩意兒與還丹真煞還有著本質的差彆。
以前餘慈似懂非懂,但現在,當他碰到這九天罡風後,便明白了。
好多破綻!
九天罡風觸及護體真煞,內蘊千絲萬縷的罡力,隻要餘慈身體內外的真煞分布,有任何一處縫隙,那罡力便會滲透進來,正是無孔不入。
在罡風的催逼下的,餘慈發現,他鼓蕩起來的護體真煞,便像是一層的麻布,看著遮風擋雨,實際上破綻處處,或分布不均、或運行滯澀、或結構粗糙,真是慘不忍睹,完全擋不住罡力的侵蝕,不一刻的功夫,餘慈便覺得內臟冷徹,似有冰粒滾動,筋絡也有些僵硬,這是被罡力侵入的征兆。
出現這種情況,究其根由,還是餘慈馭使“先天一氣”的方式有問題。
餘慈畢竟隻是通神中階的修為,遠遠達不到還丹修士精氣神渾融,相合相抱,以至內聚無漏的水平。還丹修士可以通過還丹,統馭全身生機元氣,自然形成一個無有瑕疵的“圓”,餘慈卻隻能以意行氣,陷入後天的窠臼。
“此刻確是艱難,但若不想死在這裡,便知不可為,仍要強為之!”
餘慈深吸一口高空寒氣,穩定心神。倉促之間,他當然不可能凝成還丹,不過,若隻是“化圓”,他以前也不是沒有過經驗。
微瞑雙目,他心中自然流過幾個片斷畫麵。
一個是在天裂穀中,在屠獨強壓之下,半山蜃樓劍意精進,元神元神並筋絡骨血以體內某點為中心,齊齊振蕩,自然成圓;另一個則是在南霜湖上,受夢微師姐無瑕劍圈的提點,重現天裂穀中事,將身心化為一顆密實內聚的圓珠,擋下南鬆子的重擊;最近的一次,則是在謝嚴授以劍氣破邪妄的法門之後,他以陰魔試劍,那時也有一些表現。
“其實……不難!”
餘慈分出一隻手,握住純陽符劍,並非是要傷敵,而是借此明確當初的感覺。很快,劍身嗡地一震,餘慈以劍意為中軸,將全身精氣都置於劍意控製之下,是以他超卓的劍意,代替還丹的功用。如此劍勢蓄而不發,殷殷震鳴中,“先天一氣”竟然真的歸攏在劍意的統馭下,蛻化劍氣,密實合抱,成功“化圓”!
一旦“化圓”,形成了劍氣圈,情勢馬上不同。九天罡風的影響立時大幅消減,甚至於已滲入體內的罡力,都被消化掉,效果堪稱立竿見影。
餘慈卻沒有放鬆,他知道,如今這情形與前麵幾回還是有差彆的。以前他劍意化圓,不過是瞬間之事,轉眼生滅,而如今,他卻要維持著這個狀態,和九天罡風相抗。瞬間的契合固然困難,但長久維持更要比前者艱難太多。
餘慈本人最清楚不過,他握劍的手在發抖。
“化圓”是一種狀態,元氣損耗並不算太大,卻是嚴重消耗他的心力,也給他的身體帶來絕大的壓力,為達到“化圓”的要求,肌肉、筋絡、骨胳等全身上下每一處器官都要與狀態適應配合這情況倒與“息光遁法”有些相像。前麵“飛動八勢”都是爆發力驚人,而最後的“靜勢”卻是考驗的蓄力穩固的功夫,還有身體臟腑的抗壓能力。
餘慈的修為、身體強度都還差了一些,所以即使他已努力做到最好,可凝成的劍氣圈,仍然有著小幅度的變化,總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來回擺動,難以徹底隔絕九天罡風的傷害。
然而最不可忽視的,還是身下鬼獸的反應。
之前,鬼獸似乎把背上的餘慈忘掉了,隻是在罡風帶中飛行,粗重的喘息聲幾乎完全淹沒在九天罡風之下,顯得比較安靜。但當背脊上餘慈形成了劍氣圈,絲絲劍吟流淌之際,那劍鳴聲卻勾起它一些模糊且極糟糕的回憶,並讓它積蓄已久的躁動力量通過腹腔、胸腔的震蕩,再衝破喉嚨
“嗥!”
一聲吼,百裡雲散。激突的九天罡風都給打亂了節奏,刮出一聲怪異的呼嘯。高速飛行中,鬼獸的巨軀陡然人立而起,迎著罡風一個大的翻滾,如此激烈的動作,對付的就是在它背脊上的餘慈。
餘慈身形一揚,險險就被甩飛出去,不過此時他劍氣圈已成,身體狀態或許差些,但反應肯定處在巔峰。腳下才一虛,森寒劍氣便自然迸發,嘶嘯聲裡,帶著他的身體連轉十幾圈,以妙至毫巔的手段,抵消了外甩的力量,依舊留在鬼獸背上。
不過此時,餘慈已經從鬼獸原來的肩背位置,一路滑到尾椎處。
感覺到背上的變化,鬼獸跳蕩得更是激烈。它不但甩動身體,更將自家驚人的速度完全發揮出來,一個縱躍便是數百尺,忽上忽下,其間更是連續翻滾,不將餘慈甩掉,誓不罷休。
最厲害的還是它身上繚繞的火煙,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東西,隨著鬼獸情緒愈發暴躁,溫度高得驚人,滾滾熱力透過劍氣圈,蒸入顱腦,令餘慈頭昏腦脹。裡麵點點火星似乎又有連成片的趨勢,等到真地“著起火”來,還不知會是怎樣難過。
餘慈眯起眼睛,在鬼獸寬闊的背脊上連踏幾步,強行回到了肩背附近。不管鬼獸怎麼折騰,這裡都是動蕩幅度最小的,況且,還有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