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想通事理相對簡單,可要做到,就沒那麼容易。
建立一個體係,就算是依附在原有體係之上的小格局,也不是一時一日之功。以餘慈現階段的基礎,要達到理想中的效果,還有極其漫長的距離,絕不是一個頓悟就能成功的,也真的沒有任何機巧可言。
現在餘慈要做的,就是明確規則,然後堅持下去。使依附於他的信眾與準信眾,按照規則所設定的體係行事。
某種意義上,對他是一種束縛,可這是通過更高層級的階梯。
最現實地來講,是讓他在真界的漩渦中,站在潮頭,不至於滅頂的立足平台。
脫身不得,隻能站得更穩些——也許這就是羅刹鬼王乃至於所有神主,所要付出的代價?
心內虛空,萬魔池上,已經有十餘個魔頭,從中掙紮出來,進入心內虛空的人間界,如遊魂般飄蕩。
人間界是外界天地在心內虛空的投影,時常變幻。但有了他們,便將截然不同了。將有一塊區域慢慢固化下來,由這些還在懵懂中的“前魔頭”們經營。
他們是人間界第一批常駐居民,以後甚至還有投胎轉世的機會,當然,必須是源於魔頭的戾氣洗煉一空,且變得足夠強大,能夠抵禦胎迷之後。
正像餘慈所體悟的那樣,他不會關心“拔”魔頭的個體,而隻是關注使魔頭“拔”的體係。確定沒有了明顯的瑕疵,就暫時放在一邊,隻抽取其中的法理,試圖將它運用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去。
顯然,幻榮夫人不可能屈就到心內虛空裡來,心內虛空也極可能容納不下。
但沒什麼,現在是心內虛空,不久的將來是真界,再往後,或許還會拓展到更廣闊的星空裡去。
但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須證明餘慈所勾畫的法理,是能夠切實融進外界的天地法則體係中去的。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容不得花巧,必須逐步修正。
不過,在真界這一畝三分地,餘慈倒還真有一點兒花巧可用。
心內虛空,鏡如明月,朦朧的光芒漸漸洗煉,變得清晰、內斂。
這時候,照神銅鑒原鏡部分,與新造部分結合部,毛刺逐一抹消,紋路漸漸對接——其實也不是對接,而是那來自於無量虛空神主的玄奧魔紋,從原鏡部分,向新造部分蔓延。
久已不見原貌的照神銅鑒,似乎就要重現世間。
可是,便在蔓延的氣機紋路,覆蓋了照神銅鑒整體的一刹那,勢頭陡然掉轉!
照神銅鑒亮了起來,一層層的光芒閃爍吞吐,血海之上,明月轉眼就外擴了兩圈,甚至響起了嗡嗡的聲音,擴散開來,在海天之間折射,鬱鬱如雷鳴。
億萬魔頭先是恐懼,但現通天的光路沒有問題,便也不理睬了,又一窩蜂似地衝搶位置。
餘慈的心神凝注在照神銅鑒上。
寶鏡內外紋路殷殷鳴響,這次,氣機的流向,換成了由新造部分向原鏡部分滲透。
最重要的是,心煉法火隨之而動,所過之處,剛剛烙刻上去的魔紋,便逐一崩解,代之而起的,是看上去相似,其實含義絕不相同的玄門符紋分形。
這是個大膽的做法,卻又非常必要。
照神銅鑒雖好,卻是魔門祭器,是讓元始魔主都感興趣的無上魔念寄托之物。
餘慈無論如何也不會將他的根本體係,搭建在這上麵。
成而後毀,破而後立,本就是必然。
至於毀了之後,再立起來的是什麼……唔,也是鏡子吧。
餘慈曾不隻一次地觀察鏡內鏡外的魔紋排布,因為被6沉強行轟成兩半,前半部分的魔紋結構已經非常混亂,對天魔、靈體的吞噬,就是本能的修補過程,但效果寥寥。
伴隨在餘慈身邊這數十年,真正起作用的,隻能算是照神銅鑒原有功能結構的一小部分。
除了神意星芒種魔,也就是將所有種魔目標的視界相通聯,形成洞徹無遺的圖景。
以餘慈現在的眼光來看,種魔固然玄妙無方,那圖景也不遜色,因為,這個圖景,雖是拚接了成千上萬的目標視界,卻是自然而然地模糊了所有目標的“自我”,甚至連持鏡人的視角也模糊掉,真正做到了客觀脫。
而若將心神透入其間,又仿佛出現在每個人的心底,自然而然占據了最核心的位置。
這其實就是神主的視角和相應的神通。
無量虛空神主將這份不可思議的神通,用最平凡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份手段,令人歎為觀止。
餘慈現在做的,就是儘量用自己的領悟,玄門的手段,將這部分功能替換下來。
這是個非常折磨人的過程,餘慈雖然精通符法,又在《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之上浸淫日久,自從動念重塑照神銅鑒以來,隻要有空閒,也會做一些推衍,可要想立刻成就,還是不能。
隻能先搭起一個大致的輪廓,確定基礎的結構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