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_老子就是要戰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子就是要戰爭 > 第九十三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

第九十三章 農業工業化的小試驗(2 / 2)

比較起,國家以稅收形式去撈取五口之家的稅負,實際上這種集約化大集團的耕種模式更適合國家推導種植。

隻不過這需要一定程度工業基礎,與生產關係的基礎,最起碼管理的人不能是外行。

但想要找到這麼多的種田硬才……省省吧。

而李適利用士兵的組織力,工匠營的機械技術,屯田營的種植積累,以及長安因為遭受了兵災,正好有大量田地空出來的機會,直接把這種植模式一口氣推進下去,這種植模式應該有十九世紀初的水準了。

其他的人如果想要抄李適的作業,肯定是會抄得玩完。

但對李適來說,隻要等到這一大片糧食成功豐收,那基本上一個能吏帽子是跑不了。

這年代基本上糧食能解決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是交給糧食來解決,而是要交給武力來解決。

法衍看著李適離開,目光充滿了尊敬之色,然後便埋頭處理政務。

原本法衍以為,李適靠著戰功轉職成了長安的代太守,是一個完全不懂民生的家夥。

再加上李適這麼年輕,反正法衍覺得自己很可能要為自己家鄉多乾活了。

從結果上來說,法衍的確是要多多乾活,但從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活啊!

李適來到這裡後,雖然第一個月主要是為了春耕開始繁忙。

不過有著李適帶來的先進模式,在處理好官方田地後,李適便安排屯田營帶去先進的種田道具對農民們進行指導作業。

畢竟種田這種事情關乎整年收成,除非立竿見影的東西,否則其他操作如果沒個參照,絕大多數人都還是會選擇老老實實的按照以往的法子種田。

而李適也沒強推的意思,畢竟等到以後見到了好處,平民們自然而然會去學習。

老百姓有時候出人意料的精明。

但重點是在春耕後,農民們雖然還繁忙,但也有些空閒下來了。

這時候長安多多少少恢複了往日幾分熱鬨,所以街道上也開始出現潑皮什麼的。

一般上,這些潑皮是沒人管的。

但李適來了後,便帶著自己的親民營深入到人民群眾中。

隻要接到人民舉報,馬上便把這些潑皮逮住,然後就拉過去修橋鋪路。

他們累死累活乾了七八天時間,發現李適不但管飯,離開時還送了幾張白條。

這白條在指定的地點能夠吃上饅頭和糕點,他們頓時發現這被抓了好像還是好事。

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隻要秋收還沒過去,那整個長安也都還籠罩在缺糧中。

隻不過長安百姓比較起西涼其他地方的百姓來說手中多少有幾分餘糧。

這時候,這些工頭好像無意間透露,如果他能找到人來乾活的話,好處大大的有。

所謂潑皮也許才能沒多少,但狐朋狗友多少有幾個,賣朋友賺錢……不對,是幫助朋友改過自新來自賺錢,那絕對是心安理得。

頓時整個長安的無業人士人人自危。

隨著饅頭,綠豆糕什麼的糧食長夜進入長安,百姓們也很是會算計的。

當他們發現官府招工發饅頭,發綠豆糕,甚至有時候還發鴨肉。

頓時對報名官府的招工就變得相當有興趣了。

畢竟能夠在外麵多吃一頓,那自己手裡的存糧就少消耗一點。

在這些細小事情的算計上,平民們都相當精明。

甚至有人還開始盯著那些流裡流氣的潑皮們,隻要發現誰沒勞動,整天惹是生非的,馬上便去找人打小報告,然後換到白條能吃上好幾頓的。

很快這潑皮便被抓過去強製進行勞動了,反正是軍隊化管理,保證製服得妥妥帖帖。

當然,李適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大量增加官府工作量,甚至有幾分不仁道。

但法衍喜歡啊,就是要用重法規劃百姓的行動。

跟儒家那種追求什麼事情都靠道德解決不同,作為法家恨不得把百姓們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嚴格的製定標準,讓人們像是機器一樣按部就班的運轉。

雖然這樣的行為讓法衍挺繁忙的,但法衍感覺自己有奔頭啊。

總之,在李適的規劃下,法衍感覺自己雖然不是太守,但也幾乎行使著太守的權利。

而李適看著法衍整個人都在燃燒的樣子,便打造了二十四小時不熄火的小廚房。

就是為了讓法衍能享受到九九循環的福報,工作一周居然要休息一天?不存在的。

隻是自己享受的更多就是了。

李適看著法衍努力的樣子忍不住摸摸下巴,不記得三國漢末有這麼牛叉的人物啊。

自己做出的規劃肯定是領先這個時代的,但法衍拿到手後,能夠很快尋找到相關法律,為自己的規劃做理論依據,接著又改了改,使之變得更適合這個時代。

李適看到了法衍的操作,那是佩服的驚為天人,反正自己是很難做到。

法衍並不是那種,見到上官製作出來的東西,便拍馬屁一路說好,然後什麼都不管不顧推行下去的家夥。

當然這也許也跟他是扶風人有關,怕家鄉人戳脊梁骨。

但他拿著李適的規劃能很快因地製宜的找到法律依據,找不到依據的也能依照法律改進,使之更適合長安環境。

李適自然能感受到這家夥的實力。

大概就是在同樣環境的教育環境下,法衍出來至少也是市級檢察院紀檢一類的人物,而自己出來隻是搬磚的嘍囉,雙方差距也就隻這麼大吧。

而法衍也沒想到李適會這麼好說話,見到自己動他的計劃也不生氣。

原本法衍以為動了李適的計劃,那少年成名的李適肯定會傲慢,甚至頑固的推行下去。

法衍甚至做好了跟李適繼續頂撞下去的覺悟了。

為什麼長安那麼多官吏,最終隻有法衍要下去核審核核查,便因為法衍這頑固而略帶剛正的性格,讓大家都不喜歡帶他玩。

但法衍卻沒想到,李適雖然少年成名,但卻如此的虛心求教,基本上隻要自己據理力爭噴李適口水,李適都能接受下來,甚至會依據自己的意見進行更改。

這就讓法衍對李適這個上級更加佩服了,畢竟能做到這般虛心的上位者是真不多。

而李適自己知道自己情況,因為學過思想政治課程,很多問題自己看的明白,也知道根治辦法,但想出來的辦法往往是不符合這個時代關係的。

作為時光長河下遊的李適在大局方麵肯定是強的,但在動手能力上就差太多了。

這點李適自己也是知道的。

所以李適培養出屯田營,培養出工匠營,就是因為自己動手能力不行,就想辦法培養有動手能力的人,讓他們來執行下去就好了,自己隻做上層規劃。

但李適沒遇到過自己手下有能人,也就是能在內政上獨當一麵的能人。

就好像是李文優,賈文和這種,基本上遇到事情能自己獨立處理,處理的妥妥當當,然後秦雄隻要說依照文憂所言,依照文和所言,差不多點頭就能過,自己腦袋完全放空就好。

現在手下突然有了這個能乾的家夥,李適自然心花怒放,往死裡用他。

當然,李適因為是做規劃的,加上手下有能人,那自己自然就省心省力多了,便開始騰出手來,開始自己下一步的軍隊改革計劃。

因為李適成為長安太守,而驍騎營、屯田營和親民營以天水人為主,自然會有人離開。

驍騎營走得最少,親民營走得最多,李適倒也都大方放行了。

所以李適便要重新在長安中招募人手,這些事情都需要李適親自去執行。

同時,雖然自己已經相當注意年齡了,但軍隊裡還是有人到了三十二歲以上的。

這年齡,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壯年,但對這時代的人來說孩子已經能從軍了。

所以,李適打算剔除掉一部分老兵,維持部隊年輕化。


最新小说: 重生1975,我靠趕海養嬌妻 將門棄女:戰王他日夜糾纏 我在民俗副本扮演玩家 星際奇遇記 卑微係統,在線謀生 霍總想複婚?太太已被禁欲大佬寵上天 病嬌們:失憶了?開騙! 閻王幼崽被找回,滅世親爹一心洗奶瓶 八零年代,我有因果律係統 你說要悔婚,我封異姓王你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