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完全無所事事,說好討伐黑山黃巾,但整個黑山黃巾連冒頭的都沒有。
至於現在的黑山黃巾們去哪裡了?
額,他們都去搬磚去了。
在太原到澤州這一段土地上努力搬磚換取白條,然後換成了吃食,哪裡有空去搶劫啊。
因為在李適收服太原後,鐘元常便馬上啟動了修路計劃。
一段段公路從太原修到了澤州來,而負責這一段路程的則是因為父親去世,送父親的遺體回太原的溫恢。
這時候的溫恢隻有十五歲,理論上來說這個年齡是負責不了這麼一段工程的。
但誰讓並州的問題跟西涼的問題一樣,讀書種子實在是太少了。
再加上並州有名的讀書種子王家,因為王允原因被西涼兵不接受全部逃到幽州去了。
這就讓溫恢這個見到求賢令而來投靠的寒門學子顯得非常突出了被鐘元常所看重。
而溫恢因為家裡父親去世,也需要自己站出來承擔起溫氏一族的責任,所以也樂得出仕。
而溫恢做事厚道,家中薄有積財,父親去世後,溫恢把家財一朝散儘,以賑濟鄉黨宗族中有需要的人,此舉令州裡鄉人甚為稱道,更重要得是讓他在鄉裡麵很有威望。
至少在他主持從太原到澤州這一段道路期間,基本上他出麵都能夠擺平爭執。
而因為溫恢對待鄉裡人的態度,自然而然受到薑冏注意,薑冏便把引導黑山黃巾,來修建道路的任務交給了溫恢來進行,而薑冏則負責給溫恢占後台。
簡單的說,就是溫恢這個本地人出來做好人,薑冏手握兵力出麵做壞人。
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冬天來臨,太行山上的黑山黃巾們很快便發現西涼軍到來的好處。
因為他們招人修路,而且幾乎不限量的招人修路,原本冬天的時候黑山黃巾們已經有了會有一部分的同伴,夥食因為糧食問題,或是因為防寒問題自生自滅。
結果這群原本跑出去自生自滅的黑山黃巾,發現西涼這邊在修一條從太原到澤州的道路,更準備修一條橫跨太行王屋山脈的高架橋,雖然聽了就好像是天書一樣。
但對這群黃巾軍門來說,你隻要搬一天的磚就給飯吃,那你就是好官。
而且這給黃巾軍的飯團裡偶爾還會夾雜一些不知名的肉塊與菜團子。
甚至隻要來搬磚,還給你衣服穿,黃巾軍又有什麼不滿意的!
黑山黃巾軍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隻是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這些太行王屋山周邊的百姓,隻要給吃的,他們每一個都是非常樂意去打工的。
打工能活下去,能夠給與自己未來的希望,那自己做一個打工人有什麼不好的。
所以,在鐘元常年初就全麵開始修路計劃後,很多黑山黃巾便打著難民的旗號去搬磚修路,為得就是吃上一口飯。
有得搬磚出色還會給些白條,讓他們去上黨的糧店中去賣糧。
然後這些糧食帶回到了太行山之中,頓時山裡麵的黃巾軍們都轟動了啊!
作為負責修築太原到澤州這一段道路的負責人溫恢很快就發現了本地的災民來修路的災民越來越多,多得讓溫恢有些驚悚。
有個一二萬人這沒有什麼,但突然冒出一二十萬人這是什麼鬼!
參照上可知黑山軍諸帥有名號記載的共25人,如果以25人為25股,每股在2萬至05萬計算,總人數在50125萬人間。
“眾至百萬”肯定是虛數,但不計算拖幾袋帶口的數量,多個一二十萬人青壯,黑山黃巾還是有很大概率湊出來的。
就算溫恢年紀輕,但溫恢不是白癡好嗎,怎麼可能不知道裡麵肯定有問題的好嗎!
所以溫恢果斷向著薑冏報告去了,
薑冏讓溫恢放心,並說明了當初張白騎用生命鋪出來了一條讓黃巾軍活下去的道路。
隻不過因為虎牢關的關係,關東的人並不知道這件事。
不過,薑冏調來徐晃與楊風現身說法,至少黑山黃巾們至少是基本相信西涼軍的。
至於徐晃跟楊風為什麼不認識薑冏,這不是廢話,當初一行人隻相處不到一個月時間。
而且那一個月薑冏極其狼狽,麵色瘦黃,跟現在蓄了胡子,養了膘的完全是兩個人好嗎!
就算薑冏沒什麼變化,怕也要用日本化妝術進行改造才能讓薑冏在容貌追上在在白波黃巾心中那不斷用美顏時時刷新的小將軍張白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