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督師之爭_我欲揚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欲揚明 > 第二章 督師之爭

第二章 督師之爭(1 / 1)

我欲揚明!

呂芳輕手輕腳走進東暖閣,對眼睛怔怔地盯著火燭,卻顯然已經神遊物外的朱厚?輕聲說“請主子恕奴婢多嘴,已近子牌時分了,主子也該歇著了。明日卯時還要上朝呢……”

“哦,子時了嗎?”朱厚?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見是呂芳,便歎了口氣“歇不了啊!明日朝會之時就要宣布平叛大軍的將帥人選,朕還要再想上一想。內閣、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議案你也看了,對此有什麼想法?”

“主子心如明鏡,誰該乾什麼誰能乾什麼,不是奴婢這種人能說的敢說的……”正在說著,呂芳就看到朱厚?把眼睛瞪了起來,忙改口道“但主子既然問到奴婢,奴婢也不敢不明白回話。雖說軍國大事不可不慎,但內閣、五府和兵部有司各位大人們也知道分寸,已為此在內閣集議了兩天,再三斟酌,反複商議,這才拿出議俺恭請聖裁。依奴婢看來,他們最後擬定的人選也算適當……”

朱厚?也知道,呂芳這樣說倒不是敷衍塞責,內閣、五府和兵部擬定平叛大軍以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師英國公張茂為帥,左軍都督府右都督、少輔威遠侯陳世昌副之,可謂煞費苦心。一來這兩個人都是年高資深望重的軍中碩勳,儘管也對新政頗有不滿,曾到皇宮哭鬨請願,但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在京城薛陳謀逆事變中立場堅定,經受住了考驗;二來這兩個人都是跟隨成祖文皇帝靖難有功,受賜“奉天靖難”金書鐵券的勳臣之後,打從祖上起,這些大多定居北京的靖難勳臣就與南都那幫跟隨太祖高皇帝造反起家,受賜“開國輔運”金書鐵券的開國功臣多有不睦,一南一北老死不相往來,由他們率軍出征,不必擔心有通敵之事。

在集議此事時,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師成國公朱至孝卻跳了出來,非要自請為帥,他和張茂官職、爵位幾乎不相上下,也與張茂一樣位列正一品的“三公”,自然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張茂獨享平叛大功,兩位老國公在內閣吵得一塌糊塗,還差點動了老拳,最後還是嚴嵩暗中支持了與自己關係較好的張茂,答應由與朱至孝有姻親的左軍都督府右都督、少輔威遠侯陳世昌出任平叛軍副帥,才平息了兩位軍中元老的爭執。

兵部提出平叛軍以京師營團軍為先鋒,倒沒有引起任何爭議。表麵上的理由冠冕堂皇營團軍作為大明第一強兵,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其實背後還有更深一層原因皇上對營團軍偏心得很,從火槍、手榴彈到刺刀,兵工總署有什麼新式武器都先儘著他們,早就令其他各軍為之側目,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象攻城奪路這樣打頭陣、啃骨頭的事,營團軍不做,誰做?

因此,營團軍副指揮使戚繼光也就理所當然地升任正三品指揮使,他將帶著營團軍先行一步,與河南衛所軍錢文義所部彙合,在徐州城外安營紮寨,密切監視徐州叛軍,防備敵人趁平叛軍立足未穩便搶先動進攻。

這樣的安排與朱厚?的想法大致不差,他也並無異議。但是,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人選,卻讓他躊躇了,在燈下枯坐了許久,也無法定奪。聽呂芳這麼說了之後,他便將麵前的一份奏疏推給呂芳“你看看這份奏疏。嚴嵩這個老東西,偏偏這個時候來湊熱鬨,給朕出了這麼大的一個難題!”

呂芳接了過來,才看了兩行,不禁失聲叫道“嚴閣老要自請外任督師?”

按照朝廷“以文統武”的規製,如此重要軍事行動,朝廷應派一名文官擔任督師,統帥全軍。此職照理非兵部尚書曾銑莫屬,可他去年還是個正三品的侍郎,因韃靼犯境,前任兵部尚書丁大夔獲罪被致仕,他才署理兵部正堂,北京保衛戰之後升正二品,正位尚書,以這樣的資曆和人望,實在難以服眾。此外,平叛軍正副統帥張茂和陳世昌皆是公侯勳顯,一個是正一品的太師,另一個從一品的少輔,於情於理,朝廷也應派一名內閣學士出任督師,才能駕馭得了那兩位朝廷勳貴,軍中碩勳。因此,他很客氣地遜謝了,舉薦內閣分管兵部的閣員李春芳出任督師。

此議得到了內閣學士、戶部尚書馬憲成的讚同。李春芳對此也是誌在必得,慷慨表示自己身為內閣輔臣,又分管兵部,率軍平叛責無旁貸。其他人都不好公開反對,就擬票呈送禦覽。

可是,沒有公開反對並不等於沒有異議,內閣輔嚴嵩會後便上呈一封密疏,自請取代李春芳任督師,理由是李春芳久在內閣,又與夏言私交甚篤,官場中人有“夏李一體”的風評,是江南那幫亂臣賊子所指責的“奸黨”重要成員,這當然是那幫逆賊的狂悖之語,不足為信,但以他為督師,江南叛軍勢必人心驚懼,萬難招撫,不利於推行朝廷擬定的“撫剿並舉,以撫為主”的平叛方略。奏疏的最後,懇請皇上準許他退出內閣,將輔佐皇上推行新政,“有大功於家國社稷”的夏言複職,或由“久在內閣,通曉政務”的李春芳接任輔。

嚴嵩奏疏中提到的“撫剿並舉,以撫為主”的平叛方略,乃是朱厚?在聽取了張居正關於南都那場鬨劇般的“親”、“賢”之爭的彙報之後,做出的戰略決策。一來江南數省雖因反對新政而起兵叛亂,但大明立國百七十年,在縉紳百姓中的根基不可小覷,也未必會有很多人敢公然造反對抗朝廷;二來嘉靖皇帝也即位大寶二十多年,是萬民頂禮膜拜的君父,哪能是江南那幫養尊處優的藩王宗親、勳臣貴戚說不認可就不認可的?當然還有更至關重要的一點江南曆來是朝廷賦稅重地,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支柱,從今後複興經濟,重建國家的長遠大計而言,也不能焚殺破毀於兵火之中,應該挾雷霆之勢,恩威並用,震懾之,懷柔之,力爭完完整整地將這片富庶之地收歸朝廷。

朱厚?一臉的苦惱之色“兩大閣員爭相請纓,各有各的道理,讓朕也左右為難。你對此怎麼看?”

呂芳沉吟著說“既食君祿,便要忠君之事,兩位閣老不辭艱險,甘冒矢石,此乃社稷之福,更是主子聖德巍巍……”

“連你也學會拍朕的馬屁了嗎?”朱厚?沒好氣地說“‘不辭艱險,甘冒矢石’,說的好聽!若是十天半月之前他們這樣爭相掛帥出征,朕會明邸報褒其忠勇,那時候都怯敵畏戰,如今聽說叛軍不過是紙老虎,倒爭先恐後起來了!分明是想搶功勞、摘桃子,莫非還要朕認可他們慷慨任事,勇擔國難?”

呂芳聽出主子話裡有掩飾不住的欣喜,便笑著說“奴婢鬥膽駁主子一句,奴婢說這種話可不是要拍主子的馬屁。我大明官員能慷慨任事、勇擔國難的可不多,遇事推委,管他天下大亂,好官我自為之的人卻大有人在,這是官場一大陋習,主子對此也是深惡痛絕,遂於前年頒上諭,厲行考成法,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施行兩年以來,大見成效,這才有兩位閣老爭相掛帥出征之事,這怎能不說是主子的巍巍聖德所致?再者,依奴婢愚見,搶著摘桃子也比撂挑子好啊!”

朱厚?把嘴一撇“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嚴嵩自請外任,舉薦夏言複職或李春芳接任輔,至少存了三個心思,與李春芳爭功這層心思太過明顯,就不說了;其二,窺探朕的心思,看看朕對他有幾分信任幾分倚重;再往深裡說,他這也是以退為進。朝廷平定江南叛亂之後,新政更要大行於天下,夏言便是無過有功,勢必要複出。論資曆論人望,他都無法與夏言爭一日之短長。既然如此,他就得給夏言騰位子。與其到了那個時候灰頭土臉地退居次輔,不如現在就主動退位讓賢,或許還能保得一世富貴安康。”

對於朝廷重臣之間的矛盾,呂芳心知肚明,隻是他也不好隨意置喙,隻好說“主子睿智天縱,鞭辟入裡。奴婢太過愚鈍,倒沒有看出這許多意思……”

“掌了十幾年司禮監的印,什麼牛鬼蛇神沒有見過?這幾層意思你能看不出來?礙於祖宗家法,不敢說而已!”

“主子心如明鏡,奴婢這點小心思當然瞞不過主子……”

“連你都降伏不了,怎麼跟外麵的那些臣子去鬥?”朱厚?感慨地說“我們的這些閣老大人們,哪個不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兩榜進士,這麼多年官場傾軋,風風雨雨一路走來,都練就了一身刀槍不入的好本事,玩權謀鬥機心,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若能把一半的心思放在朝政上,我大明朝何愁不海晏河清?朕也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場陋習積重難返,朝中朋黨之禍更是由來已久,旦夕之間也不可能消除。可是,當此國難,朕都曉得以坦誠待百官,推腹心於臣民,以期天下大治,他們卻仍不能和衷共濟,實在讓朕寒心啊!”

見呂芳尷尬地站在那裡不敢回話,朱厚?擺了擺手“不說這些煩心之事了。依你之見,督師之職當以何人出任較為相宜?”

呂芳斟酌再三,才緩緩地開口說“按理李閣老分管兵部,出任督師責無旁貸,但嚴閣老所慮也不無道理。夏李一體,官場之中人儘皆知,以他為督師,率軍南下立下平亂大功,夏閣老複職便是理所應當之事。可如今國朝之情勢,卻還不到夏閣老複出的時候……”dd


最新小说: 崩鐵:卡池角色,給玩家發刀 不裝舔狗後,她踹了渣男嫁億萬總裁 豪門認親小可憐,竟是玄門大宗師 九轉隱聖訣 換嫁殘廢軍官?靠萬人嫌係統暴富 禁區輪轉 重生悍卒:從強製發老婆開始 公司賬上躺百億,財閥老爹跪著求我借錢 碳塑星球 農門長姐:她隻想種地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