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民族英雄錄3_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0章 民族英雄錄3(1 / 2)

萬界古人們看到天幕中的盤點開始議論紛紛:

“李廣難封,似乎運氣太背,迷路,最後羞憤自儘。”

“可他也太剛了,至於這樣嗎?”

“時也,運也,命矣。”

西漢,漢武帝劉徹臉直抽抽,天幕之言讓劉徹有些煩躁。

當事人李廣:“後世給老夫公正的評價,老夫死無遺憾。”但心裡氣自己咋又迷路呢,這倒黴催的。

衛青,霍去病則是有些尷尬,什麼叫踩李揚衛,霍?能不能說人話。

司馬遷:“李廣將軍勇於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鄉之。”

漢文帝:“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公孫昆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班固:“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

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黃震:“李廣每戰輒北,因躓終身。”

司馬光:“效不識,雖無功,猶不敗,效李廣鮮不覆亡。”

武珊珊看著這些古人對李廣的評價,心道:評價很高,可現代評價有降貶,這與現代人道德有失多少有關。

不過這段介紹是過去,該講述下一位了。

天幕展開,聲音與畫麵同步出現:第八位

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持節不變,博望侯張騫!

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張騫出生。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

西漢王朝的統治者在同匈奴鬥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

特彆是漢武帝即位後,從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匈奴世仇之意。

但苦於無人相助,便決定溝通與西域的聯係欲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斷匈右臂。

十九歲的少年天子漢武帝劉徹,選擇了二十九歲的張騫為漢使打算出使西域。

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縣人。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西漢建元二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由長安出發,甘父又叫堂邑父做為向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

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既具有堅韌不拔,心胸開闊的氣度又具有以信義待人的優良品質。

這正是張騫之所以能戰勝各種難以想象的危難,獲取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張騫等人西行進入河西走廊,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他們全部被抓獲。

匈奴的右部諸王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見當時的軍臣單於。

軍臣單於在獲悉張騫此行目的時,匈奴單於為軟化,拉攏張騫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頭,進行了種種威逼利誘,還給張騫娶了匈奴的女子為妻,生了孩子但均未達到目的。

張騫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所交給自己的神聖使命,沒有動搖為漢朝通使月氏的意誌和決心。

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機會,至元光六年,敵人的監視漸漸有所鬆弛。

一天,張騫趁匈奴人的不備果斷地離開妻兒,帶領其隨從逃出了匈奴王庭。

這種逃亡是十分危險和艱難的,元朔三年,軍臣單於死了。

張騫便趁匈奴內亂之機帶著自己的匈奴族妻子和堂邑父逃回長安。

這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武帝建元三年出發至元朔三年歸漢共曆十二年。

這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原來的目的,但對於西域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

為漢朝開辟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

從此中國人通過這條通道向西域和中亞等國出售絲綢,茶葉,漆器和其他產品。

同時從歐洲西亞和中亞引進寶石玻璃器等產品,漢武帝元鼎三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裡。”

天幕中隨著聲音結束,畫麵定格在張騫離開長安回眸的那一刻。


最新小说: 扶唐 哄我婚前試愛?閃婚哥哥死對頭他才後悔 法修散噠 末日堡壘:我有一顆火種之心 毫無存在感的我混在驚悚遊戲 北域戰記 攻略對象而已,難道哥哥們都當真了 通靈真千金發瘋後,創飛滿朝文武 苗疆詭案:法醫女帝的修羅場 一品盲刀入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