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如果不是天幕告訴朕,朕還以為張騫客死他鄉,朕就等著他榮歸大漢。”
然而劉徹的話音剛落,天幕中傳來武珊珊的吐槽聲:
“張騫出域,並且帶回不少西域食物種子,對大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比如蕃茄,胡椒,張騫是英雄,卻不應該忘記那些使團成員,為國家而獻出了生命。
他們是無名英雄,張騫的功勞有一半是屬於他的匈奴妻子。
如果不是張騫匈奴妻子建議他將所見所聞刻在竹簡上,又繪製西域地圖,衛,霍拿什麼打?
還有你們那些史官,為什麼不寫下使團成員的名字?你們是吃屎的嗎?史官吃屎,罵你們都是輕的。你們作為史官就是如實記錄重要事件,如此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史實,為什麼不寫?
張騫之妻隻知道她是匈奴女子,卻不知其名,這樣做很讓後世子孫抓狂。
寫史書不正是要告訴後世子孫曆史真相嗎?什麼史官,稀字如金也沒這樣寫的。”
武珊珊一通嘮藪,發過後不講話了。
萬界之中所有史官懵逼了,啥時候史官被人罵過?
臥槽!我們這些史官被後世子孫給罵了,手中的筆不由自主的落地。
史官們:我們也想多記錄啊,奈何紙貴,竹簡刻字半條命,我們也沒辦法啊。
天幕過了約一柱香時間,又動了。
“民族英錄第九位:
奉君出使匈奴,持節不失,北海牧羊,關內侯蘇武!
蘇武:杜陵人,西漢大臣,傑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代郡太守蘇建之子。
蘇武在漢武帝時憑借父蔭,擔任郎官,逐漸升遷為栘中廄監。
公元前100年一公元前81年,發生蘇武牧羊事件。
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當時副使張勝卷入匈奴內亂中,因漢朝降將的反叛,蘇武被單於扣押並勸降。
蘇武受漢武帝派遣作為使者出使匈奴,以修好兩國關係。公元100年奉命出使。
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蘇武誓死不從,引佩刀自刺負傷。
後被匈奴人遷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曆儘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漢節牧羊,始終不屈。
漢昭帝始元六年,漢與匈奴和親,漢使者尋得蘇武等人下落,這才使其獲釋歸漢,拜典屬國,祿中二千石。
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謀反案而被免官,元平元年因參與擁立漢宣帝受封關內侯,重新拜右曹典屬國。
神爵二年,蘇武去世,享年八十餘歲,甘露三年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末。
蘇武愛國忠貞的節操不僅使其名著當時,且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漢書】讚其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蘇武及其故事的廣泛流傳。使之在曆代詩歌,戲曲,小說,美術,音樂,影視等藝術形式中不斷被歌詠。
演繹蘇武牧羊亦成為堅貞不屈的象征。”
天幕視頻介紹至此,萬界讚譽一片。
而漢武帝劉徹除了激動,又多了幾分無奈。
“朕可真是沒料到,一個張騫出使西域,被扣十載,另一個蘇武,哎!十九年啊!人生有幾個十九年!”
漢昭帝劉弗陵:“蘇武牧羊,持節不失,英雄也。”
漢宣帝劉詢:“關內侯蘇武擁立之功,出使匈奴持節不失,忠義之士也。”
後世蘇武紀念館祭殿內有楹聯:十九年長傲雪欺霜,孤對羝羊棲北海,數千裡外由夷歸漢,喜將異類服中原。
正是蘇武一生的寫照。
天幕中武珊珊用對聯給蘇武一生做了個總結。
萬界所有古人都為了敬佩蘇武,後世網友們也是讚美蘇武的同時,也吐槽讀書時要背蘇武牧羊的故事。
喜歡雙係統通萬界古人炸裂界古人炸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