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終於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蔡琰為丈夫董祀求情時天氣非常寒冷,曹操見蔡琰沒有穿鞋又披散著頭發,於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
曹操又問蔡琰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在還能想起來嗎?”
“當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餘卷,但因為戰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在我能記下的隻有四百餘篇。”蔡文姬回答道。
曹操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
蔡琰說:“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於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容寫下來送給曹操,沒有一點錯誤。
蔡琰回家後傷感悲憤之餘,作悲憤詩二首,此後再無蔡琰相關記載,卒年不詳。
蔡琰的父親蔡邕是一位大書法家,創造了八分字體。蔡琰本人對書法也很擅長,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寫古籍,說自己不管是真書還是草書都可以寫。
蔡琰歸漢後,作有兩首《悲憤詩》,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體。其中五言的那首側重於感傷亂離,騷體是一首以情緯事的敘事詩。
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為長篇洵大文。“文姬才欲壓文君”大意是說蔡琰的才華壓倒了漢代才女卓文君。
曹植和杜甫的五言敘事詩受到了蔡琰的影響,騷體悲憤詩由於旨在抒情,首尾兩節對被俘入胡和彆子歸漢的經曆都比較簡略。
中間大篇幅自然風景用以渲染蔡琰離鄉背井的悲痛心情,在這些對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琰極言它們與她故鄉中土的差異。
以此形容自己在這與中土迥異的環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憤。
音樂《胡笳十八拍》是中國古樂府琴曲歌辭,長達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原載於宋朝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辭後語》卷三,兩本文字小有出入。
蔡文姬在東漢文學的貢獻與影響力
蔡文姬,東漢末年的傑出文學家和音樂家,她的作品和才華對後世影響深遠。她出生於文學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詩文、音樂,同時也具備深厚的曆史文化素養。
在文學上,蔡文姬的作品主題多樣,既有描繪生活百態的散文,又有情真意切的詩歌。她的文字清麗流暢,情感真摯,充滿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銳。在創作過程中,她善於運用典故和修辭技巧,使作品更具魅力。她的作品在當時就受到廣泛讚譽,成為後世文人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蔡文姬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她的作品上,更在於她作為女性的代表,為女性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那個時代,女性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更不用說在文學領域有所建樹。然而,蔡文姬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的文學家,為後來的女性文學家樹立了榜樣。
總之,蔡文姬在東漢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她的作品和才華不僅豐富了當時的文學創作,也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她的一生,是女性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傳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