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共和國開始!
“快些停船,乖乖交出孩子,佛爺可饒了你性命,否則莫怪無情。”
這聲音從波浪中傳來,入耳清晰,顯然呼叫之人內力不弱。
眾人皆是抬頭看去,隻見兩艘江船,在水麵急速劃來。
最前麵的一艘船上,船艄坐著一個虯髯大漢。
船槳在他雙手下被晃得像個撥浪鼓,很是輕快。
虯髯大漢身後船艙中,則坐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後麵一艘船身較大,上麵站著四名吐蕃僧人,另有八名身穿盔甲的蒙古武官居於後方。
十二人皆是一臉殺氣,注視著前船。
眾人眼看前船越發地快,情急之下,八名武官也拿起船槳,飛速劃起水來。
那虯髯大漢眼見不妙,雙槳一扳,渾厚的內力便撐著小船劃出七八丈遠。
但一人之力,又能能扭轉局勢?
後船很快便追了上來,兩船距離很快便剩十來丈。
八名武官此時也放下了船槳,迅速從背後取出弓箭,引弓而射。
“嗖!”
“嗖!”
“嗖!”
箭矢破空而至。
在水麵上留下數道黑色的倒影。
一箭射出,又是數箭相隨。
這一刻,江麵箭矢呼嘯,如雨點紛飛。
天地間仿佛隻剩下了這數支利箭,其餘的一切皆成了陪襯。
虯髯大漢冷哼一聲。
一手劃船,一手將船槳在空中掄出一個扇形,宛如一個盾牌將箭矢一一彈開。
出手迅捷,力大勢猛。
張三豐看著虯髯大漢,心道“這人武功不凡,英雄落難,我怎能坐視不救?”
他轉頭看向搖船的艄公,準備讓艄公迎上去。
這才發現身後的白方首已不見蹤跡,他連忙抬頭向前看去。
隻見白方首腳踩江水,一手高仿武當梯雲縱在寬闊的江麵上竟是如魚得水,很快便到了虯髯大漢身旁。
“常英雄,彆來無恙。”
白方首手握斷劍,輕易將不斷襲來的箭矢擋下,護在船艙內兩個孩子麵前。
漢江,追殺。
他已清楚這虯髯大漢是何人了。
袁州周子旺麾下,明教常遇春。
“多謝小哥搭救。”
常遇春沒有回頭,全部心神都在抵擋箭矢,隻是淡淡回應了白方首一句。
張三豐此時也奪過艄公船槳,連忙迎了上來。
但蒙古官兵的船卻是更快,很快便與常遇春的小船貼近。
常遇春手持船槳,如關刀橫劈而出。
隻見風雲變幻間,一名官兵躲閃不及已被打入水中。
但官兵數量眾多,其餘人還是趁機跳上小船。
常遇春本就在袁州時受了傷,此時隻覺難以抵擋,且戰且退。
一名高大的番僧看出常遇春體力不支,迅速拍出一掌。
這一掌快過閃電,掌力剛猛,浩大如陽,正是佛家正統掌法“密宗大手印”。
但此掌在那番僧手中卻全無佛家慈悲,其出手狠辣,皆是奔取人性命而去。
常遇春大驚,這一掌來的太過突然,他根本來不及躲避。
但很快一道金光從他麵前閃過,那揮掌的番僧竟已呆在原地,臉上滿是不可置信,隨後跌入滔滔江水。
眾官兵與番僧連連後退,警惕地看著常遇春身後的白方首。
“諸位從袁州追到這裡,就為了殺這一殘一幼,又是何必?”
白方首看著眾人淡淡開口,在他看來,這毫無意義。
領頭的武官聽白方首提及袁州,隻是一笑,隨後大喝道“年輕人,你既已知此人是反賊餘孽,是朝廷要捉拿的欽犯,還敢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