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方首已夯實武道之基,強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
就連狄雲這種高手,都直呼離譜。
巢湖姥山島上,白方首盤坐在地,任憑雨水灑在身上。
猛地白方首睜開雙眼,在他眼眸中閃爍著一抹金光,似兩柄神劍刺出。
下一刻,一陣劇烈的波動從湖麵蕩漾開來。
“這雨生於天地,又返還於天地,生生不息。”
“天地分黑白,人亦分陰陽。”
“人,又到底是什麼呢?”
感受著體內生生不息的真氣,白方首麵露微笑。
這些日在巢湖苦修,他已近乎觸及武道真諦。
隻差一步,便可踏入頂尖高手行列。
他站起身來,一柄不過數尺的小劍不斷在他周身盤旋。
若華山派掌門陳夢亮與藏劍山莊葉雨時在此,定會驚呼。
隻因此劍,已近乎他們祖師口中的“禦劍術”。
“修行路漫漫,任重而道遠。”
白方首默道。
他抬頭看向湖麵濃濃霧氣,眼神清澈無比。
這段時間,改變的不隻是白方首,還有狄雲。
這位浪跡江湖多年的刀客,厚積薄發,一身實力,僅比白方首弱了一籌。
不過這些,比起一月前的一件大事來說,卻無足輕重。
三十七日前,元順帝以汝陽王為帥,楚昭南為副帥,對劉福通出兵。
十萬大軍一夜連破數城,劉福通棄潁州退至息州。
此事一出,南北紅巾軍皆人人自危,畏戰自保。
不過也有不畏元兵者。
在元兵壓境下,南陽布王三與張椿的“北瑣紅軍”與荊樊孟海馬的“南瑣紅軍”已兵合一處,眾至十萬。
有了這兩支軍隊吸引仇恨,劉福通的壓力倒是緩解不少。
雙方如今在汝寧府呈對峙之勢。
元廷雖有禁武堂高手掠陣,但劉福通紅巾軍也是人心所向。
在第一次交鋒中,元廷便吃了大虧,一役折損七千人馬。
這讓一貫謹慎的汝陽王不得不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再者元廷士卒連戰不休,人困馬乏,也需休養生息。
元廷大量兵力被拖入泥潭,白方首感覺這簡直是天賜良機。
不過元廷對劉福通用兵,也打亂了他一些布局。
廬州路與汝寧府本為緊鄰,同屬河南江北行省。
戰事一起,極容易燒到廬州路。
原本白方首打算棄蘄州路,暫避元廷鋒芒。
但事情的發展,卻與他預想的稍有不同。
不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也不想錯過。
前兩月,他開始收攏南疆兵權,如今真正握在手中的兵馬,足有十五萬。
隻是這十五萬士卒,真正能動用的卻是極少。
如今天完朝廷直接掌控的廬州、黃州、蘄州、安慶、池州、無為六地,還需士卒駐守。
而黃州防備元廷的三萬兵馬,更是不能輕易動用。
至於駐紮在蘄州路蘄水城外三角山的兩萬大軍,則更不用說。
不過為確保能在這亂世立足,負責守衛蘄水城這名義上的都城的兩萬士卒,白方首還是想用。
為不打草驚蛇,他並未動用虎符,而是派遣丁普朗與趙普勝一同前往蘄水試探朝堂諸公。
二人一人三馬,很快便返回了廬州。
除此之外,周芷若也被丁普朗帶了回來。
丁趙二人帶回的消息並不樂觀,但也不算太差。
好的則是蘄水大營兩萬兵馬,可以調動。
壞的則是黃州最近遭到了元兵騷擾,故鎮守黃州的三萬兵馬,便絕不能動。
一旦大軍離開,無論是元兵還是其他人,皆可自黃州長驅直入,禍亂整個天完。
但廬州路與安慶路已危在旦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不過蘄水大營的兩萬人和黃州軍,實力比起元廷,卻相差甚遠。
黃州軍中,僅有十位二流將領坐鎮。
大多連程六甲都不如,更彆說與丁普朗和趙普勝相比。
但若有一名合格的統帥,還是可堪大用。
而像丁普朗則最為合適,除卻其出色的軍事嗅覺外,其本身就是一名一流高手。
一流高手開人體奇經八脈,引天地元氣凝練肉體,佼佼者單臂一揮便具萬鈞之力。
隻要不遇上大軍圍困,在戰場也堪稱人形屠刀。
現在白方首隻盼望劉福通等人能多拖些時日,好讓他趁這段時間為天完士卒普及21世紀的槍炮。
劉福通得益於白蓮教支持,實力本不算弱。
隻是元廷雷霆一擊,來得太過迅猛,否則鹿死誰手,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