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川的鹵肉叫“燒臘”,除了牛肉雞翅鴨腳雞胗這些,豬頭肉,肘子,蹄子,需要用調料再給拌一次,特彆的香。
這個詞粵語裡也在用,包括鹵水菜式和臘味菜式,夾川的燒臘鋪子秋天也會賣臘肉香腸和板鴨,都是差不多的路數,周至認為兩地詞彙不是誰流到了誰那兒,而是同為古漢語的留存。
去年這些攤子的背後就是大勇哥的電子遊戲區,因此周至和這裡的幾個老板也很熟悉。
切了半邊鹵鴨子,不要帶脖子那半邊,就得搭鴨頭和鴨屁股,這是規矩。
又切了一塊豬耳朵,一塊核桃肉,讓老板按燒臘的弄法拌好。
想著今天是回家第一頓飯,想要在樓下單獨吃肯定不行,周至就又拌了一份素什錦。
再要了兩塊豆腐乾,一半吩咐老板切得薄一點,這樣外婆也吃得動。
回去的路上又買了幾塊現在流行的“三角粑”。
三角粑其實就類似發糕,油凍糕,不過不是蒸出來的,而是用模具抹油,烙出來的,比發糕多一股油香和焦香,這個外婆也愛吃。
拎著兩袋東西在大街陰涼的一邊慢慢走著,周至突然發現,哪怕自己是重新穿越過來,也有很久沒有體驗過這種在古早的小縣城裡散步的感覺了。
好像自己一直就很忙?
“肘子哥哥!”身側一輛三輪經過,上麵一個女孩扭頭跟周至揮手:“師傅停一下,我們就這兒下!”
卻是張紫菀和張辛夷。
“紫菀來得正好,跟我一起看外公去。”
周至說的外公是張紫菀和張辛夷的外公,趙太醫,他徒弟的醫館就在十字口和稅務局之間,很大一個鋪子,趙太醫在那兒坐診。
醫館的外頭支著帆布棚子,太陽曬不著,一些賣小東西的人就蹲在醫館前頭的石頭台階上,麵前或是籃子或是挑子,裡邊擺著鞋墊圍裙之類的女紅,或者蒲扇葵扇等手工,還有就是沒賣完的蔬菜。
“肘子回來了?”下午病人少,趙太醫正在翻看一本豎排版的老舊醫書,見到周至和自家倆外孫女過來,就放下書笑道:“聽說你去了首都,都玩了那些地方啊?”
“就玩了故宮和博物館,頤和園都沒去成。”周至取出兩塊三角粑交給趙太醫,然後說道:“老爺子真是仙風道骨,我就不明白您老人家在夏天怎麼都不咋流汗的?不像我們這樣狼狽,稍微動一下就熱得不行,離不開電扇和空調。”
“電扇空調都不好,這個最好。”趙太醫點了點桌上泡的藥茶,又補充了一句:“心靜自然涼。”
“周至哥哥請我們吃冰粉。”張紫菀說道:“姐姐今天上午去摘的。”
趙太醫笑道:“去吧,也彆吃太多了,對了肘子……這兒有一份菊花給你外婆包去,她要蒸豬肝熏眼睛。”
“其實是不是內用比較有效?”周至請教道。
“內用不是這個時候。”趙太醫說道:“等立秋後你再來拿點地黃,枸杞,菊花,我教你如何給你外婆熬豬肝粥。”
“好的,老爺子那我們走了。辛夷和紫菀今天在我們家玩,吃完晚飯我再送她們回家。”
張辛夷拍了拍隨身的書包:“外公,我有些作業要請教周至。”
“去吧。”趙太醫看著變得目瞪口呆的周至,這娃絕對沒有想到回家第一天就會被外孫女拿作業給套上,不禁覺得好笑:“還特意給我送米糕來,謝謝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