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我都作為中國漆器簡史和概論介紹,為導論列出了二百四十條注解,說清了所征引古今文獻的出處。」
周至在一邊聽得連連點頭,這其實就是藏家和學人的區彆。
世襄先生博雅崇實,對於諸多古代非遺都有研究,都有重大貢獻。成就最高的當然是明式家具和漆器研究,但是周至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在兩門研究上樹立起了科學精神的榜樣。
重附錄,重索引,參證考古資料,在後世已經是非常重要的論文寫作手段,可是在如今這個時候,文史類研究當中,獨缺存在輕視引錄的弊端。之前的著述往往忽略注釋,真給結果,倘若在正文中不提議論所本,不說出處的抄撮蹈襲,乃是常態。
而最搞笑的,是那些著述至今仍然被學界以「舊時學術規範」為借口加以開拓。
為了附錄索引,老爺子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口舌。在他撰著的當年,多數專家還在依傍傳世文物循環論證,而他已經跳出了窠臼,無疑顯示了先生識見的深遠和方法的科學。
很多人將之歸於老爺子畢業於燕京大學,早年接受正規現代教育的功勞。可是近百年來,受現代教育的學人已經太多,學術著作早就浩如煙海,但是帶有索引的著作依然不多,這就不好解釋了。
這大概也是王老爺子,啟老爺子這類人看周至非常順眼的原因,因為周至,還有周至的師承顧老爺子一家三代,和他們都是同一類的人,非常注重史料和考古資料相互結合,理論引用的論據牢不可移,件件皆有出處。
就連周至在《甲骨文鑒賞》一課上發揮一些想象,都要引來辜老爺子的論難,門風之嚴謹可見一般。
周至更是將之做到了極致,為此搞出了數字圖書館和搜索引擎,這玩意兒的出現,毫無疑問會給廣大的文史工作者解除巨大的負擔,也會讓學風和研究方式,朝著幾位老爺子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
果然,就聽王老爺子說道:「現在有了計算機,有了很好的工具,檢索文獻所需要的時間比我們那會兒可是大大的降低了,大家現在不用再將書籍裝在腦子裡,可以利用電腦方便檢索,解決了文史研究當中的一大攔路虎,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節省下來,用到更全麵,更深入的研究上去。」
「就和漆器研究一樣。」王老爺子一邊習慣性地把玩著手裡的永樂戧金彩漆雙龍戲珠長方盒一邊說道:「比如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的彩漆陶器,在《髹飾錄解說》當中就沒有引用。」
「現在看來,在新石器時期有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木胎漆器和陶胎漆器並行的階段,木胎漆器保留很困難,但是陶胎漆器卻留下了許多髹飾的淵源,這些髹飾紋樣和方法,極大地對後世的陶紋、髹漆、鑲嵌、青銅器、帛畫、甚至木雕、塑像、瓷釉等諸多門類,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免費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