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個漫長暑假逐漸接近尾聲,林一也開始收拾起自己的行囊,準確地來說主要是於秀娟女士在收拾。
“我看天氣預報裡京城的氣溫跟臨安差不多,現在還這麼熱,應該還是要睡竹席的,對了學校裡空調有沒有?”
“沒有。”
京電的宿舍樓年紀比林一還大了,條件很一般。於秀娟也不管他是怎麼提前知道的,反正就直接相信了。
“那就更要把竹席帶上了,電風扇總能開吧,不然晚上怎麼睡得著?”
其實宿舍裡的電壓連正兒八經的電扇都不支持,一開就會超載跳閘,最多隻能用那種usb線接在電腦上的桌麵袖珍型迷你風扇。
林一看她這大包小包地準備著,不由勸道:“媽這些東西都可以到學校之後再買的,這麼多我也帶不了啊。”
於秀娟一邊收拾一邊頭也不抬:“你跟你爸兩個人去,怎麼會帶不了?”
“啊?”
林一還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做的這個決定:“我沒說要爸陪我去啊,我自己一個人去就行。”
“那怎麼行,大學裡第一次開學,彆的同學都是父母送去的,就你一個人去報道像什麼話啊?彆人還以為你是沒爹沒媽的孤兒呢。”
於秀娟女士說話也是沒什麼忌諱,林一還想解釋:“你想多了,很多同學都是自己一個人去的。”
“錄取通知書裡麵一起寄來的那封信你還記得吧?很多貧困生都是一個人坐幾千裡路去上學的。”
林一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裡麵隨附一張粉紅色複印紙的文件,詳細說明了貧困家庭學生申請大學助學貸款的條件和手續,力勸新生萬勿因為經濟問題放棄學業。
而且貧困生的認定並不嚴苛,基本上隻要能從當地帶一份蓋公章的說明出來,學校就會認可。
如果連上京的路費都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通過上麵留下的聯係方式提前聯係到學校,取得學校的幫助。
當時林爸和林媽看到這個的時候,雖然他們用不上,但還是感到很溫暖的,林爸感慨了一句“現在真是讀書的好時候啊”。
於秀娟不為所動:“咱們家還沒到那個份上,不差你爸那一張火車票,也沒想著占國家的便宜。”
林一強調:“我的意思是說,那些同學都可以自己去報道,我也已經獨立了,上次畢業旅行不就我自己去的麼?”
“畢業旅行的時候有你們一個班的同學,那麼一大幫子人。”
兒行千裡母擔憂,於秀娟女士堅持:“第一次出遠門,讓你爸送你去吧,不然我們在家不放心。”
林一再次推辭,這兩座城市之間他不知往返過多少次。
“就送這一次吧,把你送到學校我就回來,以後就你自己去了。”最後還是林國慶一錘定音。
林一隻好接受了這個安排,不過他還是阻止了給他帶上幾乎全套的生活用品,理由是開學的時候都能買得到。
於秀娟女士不滿地數落:“學校裡的東西就算能買得到,那些便宜貨肯定不如家裡的舒服……”
儘管如此,最後她收拾出來的行李還是不少,裝滿了兩個大旅行箱足夠這對父子一人一個。
總之就這樣,在報道日的前一天下午,林一在林國慶的陪同下走出家門,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接送他們去車站的是林一的姑父程勝利,路上林國慶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