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的聯合公告一出,所有人都感覺到,如火如荼的補貼大戰終於要開始降溫了。
補貼退潮之後,就像他們所預料的那樣,三家公司整體的訂單量有所下滑,說明一部分用戶放棄了繼續使用打車軟件。
這並不可惜,說明在打車軟件出現之前,他們本來就不是打車出行的常用人群,也就不是林一他們的目標客戶。
隻是在之前瘋狂的補貼政策下,由於“免費打車”的誘惑所以被“錯誤”地吸納了進來而已。
而有賴於林一建議的先削減後取消的分階段停戰方案,目前這種下滑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一方麵補貼退潮,一方麵訂單量有所收縮,兩相作用之下三家的現金支出壓力大為緩解。
按照之前的商議,接下來他們還會分城市、分批次地逐步降低打車補貼,直至完全取消。
所以林一準備抽空組織一次慶功宴,同時對於前段時間表現突出的員工予以嘉獎。
“師姐,預計這一波補貼過去之後,至少會有一段時間的相對平緩期,我們正好可以練一練內功。”
“從拿到熊廠的投資以來,我們的擴張速度一直沒停過,雖然有功的人當即就提拔了,但還是需要組織一場大規模的集體晉升提振一下士氣,以後可以成為公司的定製。”
“另外就是,團隊膨脹得這麼快一定會有不合適的人選混進來。”
“師姐你還記得我們跟餓了嗎在京城交手的時候,碰到那些流裡流氣的混子跟你動手最後進了醫院的家夥吧?這就是發展太快的後遺症。”
“之前是沒有時間,趁著現在的時機我們要儘量把團隊整頓好,為下一次競爭做好準備。”
萬裡出行的內部管理一向都是李莫言在抓,擴張到現在這個規模林一已經連所有的城市經理都不能保證把臉認全了。
師姐毫不推脫,隻是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跟嘟嘟、快嘟之間還會爆發這樣的補貼大戰嗎?”
林一回答:“不一定還是這樣的,但樹欲靜而風不止。”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話,林一的手機立刻響了起來,他順勢給師姐亮了一下,那是個他們隻接觸過一次的名字:
柳清。
李莫言已經想起,林一曾經預言過以後還會跟這個女人打交道,沒想到一場大戰過後她又冒出來了。
柳清打電話過來是為了約見麵,林一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林一跟師姐時隔幾個月再次見到了這位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泰山集團的千金。
她跟之前沒什麼分彆,一副十足的投行佬架勢,坐下之後先是客氣道:
“恭喜兩位,從上一輪熊廠的融資到前兩個月的補貼大戰,看得人眼花繚亂。沒想到一場喧喧擾擾下來,最後還是萬裡出行技高一籌,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真是非常了不起。”
柳清雖然是客套話,但也有幾分真心,畢竟和嘟嘟、快嘟相比當初她最不看好的就是萬裡出行。
“恰逢其會罷了。”
林一並沒有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諸多布置,眼前這個女人顯然並不是專程來道賀的。
果然柳清寒暄完之後就開口說道:“我上次過來的時候跟兩位交換了很多關於行業的看法,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