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采薇已經時來運轉了,但是林一看起來還沒有。
5月份,uber宣布完成10億美元的f輪融資,再加上今年2月份拿到的10億美元,僅2015年以來他們拿到的股權融資就有20億美元。
卡蘭尼克的融資環境太好了。
受到這個消息刺激,林一也加快了萬裡出行的下一輪融資進度,這段時間他密集地拜訪了多家潛在的投資人。
在前幾輪進入的股東裡麵李羅賓已經答應追加,其次最財大氣粗的就是高嶺資本的張雷。
後者對於嘟嘟快嘟合並之後萬裡出行的處境其實是有些擔心的,不過在林一跟他一番長談之後還是決定再掏一筆,但隻是跟投。
而除了上一輪融資的時候已經基本全都拜訪過的專業風投和私募機構之外,這一次林一他們還把重點放在了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公司身上。
因為隨著打車行業的爆發,現在的規模對於很多公司是存在大量的業務合作空間的,相比之下這些錢還算好拿的。
比如說林一依次拜訪了幾家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因為2014年度是智能手機國產品牌首次超過外國品牌,其中高居榜首的是大米手機。
所以林一很自然地找到了雷俊總,以他和萬裡出行現在的地位要安排一次這樣的見麵並不難。
當然也不止這一家,主流的國產品牌他全都找了,希望以投資的方式形成某種程度上的利益共同體,換取把萬裡出行作為手機上的預裝軟件。
林一瞄準的另外一個對象是渣浪微博,找這一家倒不是為了什麼重要的協同效應,而是在前段時間鬨緋聞的時候他發現,輿論控製是個多麼重要的事情。
如果能跟渣浪微博狼狽為奸,那麼下次再遇到這種事的時候,可操作空間就非常大了。
a廠的思路值得一學。
除此之外,劉簡妮還安排了一個重點攻略目標就是保險公司,除了金融行業錢多多之外,還因為萬裡出行是會給乘客默認提供意外險的。
隨著公司的規模擴大這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業務,劉簡妮作為cfo從公司的財務結構裡麵發現了這一點,認為是一個和保險公司加深合作的契機。
總之,林一和劉簡妮一圈跑下來,有的公司感興趣有的公司不感興趣,多少算是有所收獲。
當時間進入到6月份的時候,按照之前的計劃他們應該要為這一輪融資畫下一個句號了。
“攏一攏,現在有多少錢?”
“我們目前拜訪的若乾機構和公司,已經給出明確投資意向的金額已經有6億,再加上熊廠那邊報出的也是6億的意向,現在收官的話能拿到12億美元。”
劉簡妮彙報完情況之後會議室裡一時陷入了寂靜,隻剩下林一的手指依次敲擊在桌子上的聲音。
這個金額顯然離他們一開始的目標是有不小差距的,林一最初是希望能在這一輪拿到20億美元。
“我們繼續募資的時間窗口還有多少?”
“按照公司現在的儲備資金,在不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前提下這個月無論如何要進賬,我們至多可以再擠出一到兩個星期。”
“太倉促了。”
林一自己立刻就否決掉了這個想法,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現在已經答應的投資人都會感覺到一種捉襟見肘,難保不會變卦。
他很快認清了現實,之後的決定反而就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