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想造車這件事,隻跟李莫言、劉簡妮和王愷討論過,他們三個肯定不會往外泄露。
但是萬裡出行為此專門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展開調研和論證,這個風聲是不可能完全瞞住人的。
嚴肅深入的調研,不是隻在辦公室裡麵看看論文翻翻資料,該實地考察的就得實地考察,行業上下遊全都不能放過。
李冰絕不是唯一收到風聲的人。
已經有消息靈通的投資人來詢問過公司是否有意涉足造車,萬裡出行給出的統一回複是尚未定論。
林一沒必要否認。
“隻是一個粗淺的想法,我知道李總對於汽車行業有很深的見解,也是國內最早造車的前輩,正好聽一聽你的建議。”
這話不是恭維,李冰確實是所謂的造車新勢力裡頭起步最早的,從後來的進展來看也算是靠譜的,至少真的交出了實車。
總比某些“下周回國”的要靠譜。
“林一,你或許知道我有一個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兩年前成立的,叫作未來。”
“我很欣慰你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看好,有多重優勢證明,電動化將會是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我想你造車應該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為了謀求建立萬裡出行難以逾越的某種優勢。”
“據我所知,你和你的團隊成員都沒有汽車行業的經驗,這會是你們的一個短板,所以才如此謹慎地做了大規模調研。”
“而我認為,這恰好是我們之間最堅實的合作基礎。”
“你可以成為未來的戰略投資者,免去親自造車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難,把你的需求告訴我,由我來幫你實現你的想法。”
李冰會找上門來是個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不差錢。
但是作為出行領域的巨頭,這樣的合作對於一個毫無根基的新品牌是有諸多好處的,連林一都能想到賣車,李冰隻會有更多的方式來充分利用這種關係。
林一對於這個提議未置可否:“我知道未來,但是我要怎麼相信,跟你合作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李冰侃侃而談:“既然你感興趣的話,那我就向你多介紹一些未來的情況,本來這些應該到今年年底才發布的。”
“未來現在已經有了完整的研發和工程團隊,我們的第一款電動超跑將會很快亮相。”
“這台車將會應用未來最新的研究成果,主打極限性能和驅動技術,我們將會證明它是全球最快的電動汽車。”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拿著電動車的概念招搖撞騙,但我跟那些人不一樣,如果你覺得我的說法有水分,歡迎你去我們的公司考察,去試駕我們的實車。”
“我們第一批打算生產六輛,車主除了我本人之外,還有鵝廠的小馬哥、大米的雷俊、狗廠的東哥、高嶺資本的張雷以及汽車之家的李響。”
“這幾位大多是我們的投資人。”
“林一,如果你也成為了未來的重要股東的話,那你將會是這款電動超跑的第七位車主。”
李冰爆出來的名字,不是單純在炫耀自己的朋友圈,他剛才為什麼對鵝廠的事情那麼清楚呢?
因為鵝廠也是他的老板。
林一真是混得越久,才越能體會到為什麼叫兩大山脈。
山就在那裡,沒辦法視而不見。
李冰著重介紹了他馬上要發布的電動超跑,可能是覺得林一少年得誌,會喜歡這種“狂拽酷炫”,適合拿來張揚炸馬路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