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跟王星的《互不侵犯條約》,效力比廁紙也高不到哪裡去,他們兩個想必都不會因此放鬆警惕。
不過每團的及時收手對投資人來說就大鬆了一口氣,因為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燒錢競爭。
他們對於林一這次的處置還是很滿意的,自己沒有付出什麼代價,靠著借力打力就把每團這頭惡犬拒之門外。
趁著這股熱乎勁兒,林一想著把計劃中的一件事情給辦了。
“當初萬裡出行跟嘟嘟打車合並的時候,我曾經承諾過下一輪融資的時候拉高估值。”
“現在距離那個時候已經半年過去了,跟投資人關係也不錯,我想該是時候兌現這個承諾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幾個是清楚的,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萬裡出行上市之前最後一輪融資了。”
不考慮合並的話,這應該是萬裡出行的f輪融資,不過公司目前的狀況通常稱為preipo輪。
這一輪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創業公司到這個階段考慮上市的時候,一般來說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意味著行業競爭的勝出者。
而一級市場跟二級市場通常是有價差的,也就是說普遍預期上市之後的市值還會漲得更高。
所以,preipo輪是個風險較小而收益確定性比較強的時機。
這是一個香餑餑,林一之前投資寧王時代就有點兒這個意思,給誰不給誰其實都是人情世故。
當然潛規則也不少,某些很有能量的人士喜歡在這個階段打秋風,不給就上不了市,俗稱買路錢。
林一倒不怕那個,儘管現在大家都以為他說的上市是去美國,其實他的目標是港城聯交所。
選擇美國短時間來看或許在估值上會有優勢,而且上市條件更加寬鬆,但再往後麻煩會很多。
林一當然不會把彆人的坑再踩一遍。
“公司其實並不缺錢,跟嘟嘟合並之後補貼的支出大為減少,至去年底已經完全取消。”
“之後業績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勻速發展階段,主營業務基本實現盈虧平衡,正在想著全年盈利的目標邁進。”
“你把那些不賺錢的業務都砍掉了,現在花錢的無非是共享單車上的投資,還有造車以及跟熊廠合作的自動駕駛方麵的投入。”
“從賬麵上來看公司沒有多少融資需求,至少不迫切。”
跟林一商量這事兒的當然還是cfo劉簡妮,不過這不代表著她不讚成這次融資,因為她跟著就問道:
“除了估值之外,這一輪你還打算實現什麼目的?”
林一表示:“雖然我們的新業務現在還沒有到大規模投入的階段,但是多持有一點現金儲備也無妨,不能等到真正花錢的時候再去要錢。”
“另外就是平衡各路股東的關係,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萬裡出行的股東會或許稱得上是全行業最複雜的,集齊了bat三大神獸,以及大量知名的風投機構。
不過這一輪的局勢倒是比林一預想得要簡單一點,因為大家認購的熱情並不踴躍。
劉簡妮彙報了兩點原因。
“其一是這次我們尋求的估值水平比較高,達到了投前500億美元,這個金額已經比美國的uber也不逞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