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投資人表達了不滿,認為我們整合大陸市場已經有半年左右的時候,卻沒有繼續進取,支撐不了這個估值。”
“但前幾輪的投資人都是滿意的,因為這筆上一輪已經有了50左右的漲幅,他們的收益可觀。”
“其二就是公司現在財務狀況良好,大部分投資人預期我們今年能夠順利實現盈利,這樣的話跟投的意願就不高了。”
林一沒覺得遺憾,他把條件開得比較高,本來就是想擋掉一部分,實際上他主要的意向投資人就一個。
“孫正義那邊怎麼說?”
“軟銀也覺得我們的估值比較高,還在談,不過我覺得對方是有可能認可的,因為他們想投一筆大的。”
林一之前答應過孫正義,等願景基金募集完成之後,要再給他一個增持的機會,不過當然不能太便宜。
最後的結果也沒讓他以外,軟銀最後還是答應了。
他們投了50億美元。
這樣一來本輪的金額就已經很不小了,其他投資人都沒有跟投,因為出手少了容易相形見絀,索性讓出這個機會給軟銀演獨角戲。
孫正義真的很看好出行,他還準備給uber及其競爭對手都掏一筆大錢。
林一當然沒有義務提醒他,現在打車軟件的估值已經接近曆史高點,未來成長空間不大了。
不過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本輪融資過後單單軟銀在萬裡出行的持股比例已經高於10。
考慮到a廠與軟銀的關係向來緊密,經常在投資的時候作為實際上的一致行動人出現,他們在公司的話語權還是很大的。
相應的,這筆巨款到賬之後,林一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也降到了一個新低。
萬裡出行與嘟嘟打車合並之前,林一個人的持股已經不到30,合並之後隻有14多。
這一輪融資過後,將繼續下降至13。
以萬裡出行目前的狀況,林一倒是不操心誰想把自己從位置上趕下來,不過有著程惟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還是早做準備為好。
林一已經在籌劃,明年上市的時候要采取的ab股的架構,保證自己能夠以少量股權保持投票權上的優勢。
萬裡出行融資50億美元,投後估值達到550億美元的消息一出,慣例地引發了一陣驚呼。
但實際上沒有太大的輿論反響,因為此時打車大戰的熱度已經過去,反而它融了這麼多錢大家都不知道要乾嘛。
相比之下,另外一件事情反而更讓吃瓜群眾感興趣。
雖然交易細節很多都是不公開的,不過作為擁有這麼多投資人的非上市公司,萬裡出行的透明度已經很高了。
所以有消息靈通的媒體打探到,本輪過後林一的個人身家已經超過70億美元,繼續保持了“白手起家的90後第一富豪”地位。
對於林一來說,這件事的最大意義在於萬裡出行已經完成了上市前的股權梳理,ipo之前預計不會發生變動。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