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廠入局之後,林一這個臨時搭建的收購團隊陣容已經異常豪華了。
從出資上說仍然以林一和李莫言個人為主,熊廠和鵝廠作為補充,以及後續彌足珍貴的資源承諾,包括但不限於資金、技術和流量上的扶持。
這是非常誘人的條件。usicay自己能同時得到熊廠跟鵝廠的支持的話,那他們打一開始也不會想要出售了。
其直接結果是,林一在談判的時候已經變得底氣十足。
“字節有什麼呀?”usicay之後怎麼做推廣?國內不說了,在國外無非是跟facebook之類的合作,實質是花錢買量。”usicay在國內的落地不成問題,至於說砸錢的事情,你覺得我們會怕誰?”
陽陸宇和朱俊儘管心裡更加偏向張翊鳴,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林一的有恃無恐是有道理的。usicay的歸屬有話語權,但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否則的話也不會半路殺出一個傅勝。
壓力來到了另一邊。
這是一次非常開誠布公的談判,三家幾乎都是明牌,而張翊鳴那邊沉默許久卻沒有給出回應。
他可以繼續加碼,但是有熊廠跟鵝廠在背後的林一,究竟打算爭奪到什麼程度,實在是很難預料的。usicay,但是如果這個代價變得不可承受,那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當談判向著不利於他的地方快速轉變的時候,他果斷地選擇了放手。usicay讓給你了。”
張翊鳴特地跑來跟林一說了一聲,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喜歡放嘴炮的愛好,而是有彆的話要說。usicay,而且打算把它本地化,那麼往後就是競爭對手了,我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跟他同來的柳珍還是負責唱白臉:“林一,彆說我們沒有提醒你,在這個賽道上能夠跟我們競爭的對手還沒有出現,你好自為之!”usicay是她入職之後負責的最重要工作。
原本是十拿九穩,卻由於林一的攪局而失敗了。
儘管這件事不能算是她的責任,但是這位柳女士已經察覺到張翊鳴似乎對自己的作用感到失望。
可以預見,接下來一段時間,自己在這家公司的日子將會比較難熬了。
柳珍甚至短暫冒出過一個念頭:林一莫名其妙地突然跳出來要競爭這個usicay,其主要目的不會是為了跟自己這個柳家人過不去吧?
這顯然是自作多情。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還順便能夠踩這一腳,林一對此是滿意的。
不管他們的心理活動如何,作為勝出者的林一完全沒必要計較,他非常有風度地表示:
“我們拭目以待。”
張翊鳴走之前還提到:“你跟巨頭之間的關係相處得比我更好,這可能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我想你的左右逢源應該也不容易。”
對於bat的存在,張翊鳴以前的態度是直接對抗,而林一向來的方針是借他們的力,做自己的事。
談不上對錯,隻是選擇。
在張翊鳴對於這次重大的失利總結教訓的時候,他的提醒或者說預判也確實應驗了。
usicay花落誰家終於塵埃落定。
很快,這家公司官宣易主,按15億美元對價讓出大部分股權,並購方包括萬裡出行的兩位創始人以及熊廠跟鵝廠,原有的創業團隊保留少量股權。
usicay的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製人,並出任ceo。
這個新聞理所當然地引爆了輿論場。
裡麵涉及到的各方,林一近期可謂風光無限,而熊廠跟鵝廠的江湖地位是不必多言的。
反倒作為主角的李莫言此前是最低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