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稱是,辭了天子,點起親隨,各自帶了三五日的乾糧,便往許都方向而去。
這廂去了黃忠,又等了些時間,有羽林衛報稱張繡家眷及賈詡帶到。
劉協出帳,見一美婦人領著一半大孩子,在一眾人等的簇擁下眼神忐忑的看向自己。
這是一朝遇曹賊,人人皆曹賊呐。劉協被這眼神看的一陣鬱悶,直接吩咐道:“將張繡妻子送入張繡營中與張繡同押一處,其餘人等,除賈詡外皆入俘虜營中即可。
”
眾軍士依言而動,劉協將賈詡延請入帳後,微微一笑道:“文和彆來無恙?”
賈詡一絲不苟的向劉協見禮,其後方道:“彆有多年,臣仍在流浪顛沛,倒是陛下,如今這般英姿瀟灑,種種作為,皆如天授。”
劉協笑納了賈詡的馬屁,然後道:“現多有言,亂漢者,賈詡也,文和以為然否?”
賈詡愣了一下,似是沒有想到皇帝會來這麼一句。可賈詡畢竟是賈詡,隨即馬上回答道:“臣何德何能,能亂漢家天下?”
劉協道:“彼時李傕郭汜欲棄軍而走,為卿說動,方叩關長安,以致有諸多不忍言之事紛紛發生。”
賈詡道:“李傕、郭汜久在軍中,其半生都在陣前廝殺,心誌早磨練的堅韌如鐵,逢了生死大事,豈是臣隻言片語可以說動的?當時二人問臣,無非是見董卓被刺,心中不安之下,疑忌之心大盛,對臣心有懷疑,故拿言語前來試探於臣罷了,臣若答得稍有不對,長安城中,不能複見陛下也。”
“當時董卓幸為呂布所刺,西涼軍群龍無首,本是大好局麵,王允此輩好權無能,一朝得勢,隨即亂政,殺董氏宗族數百口,又殺蔡伯喈,慢一眾大臣,乃至長安大城,竟不能守。”
“之後諸侯交攻,陛下顛沛,臣每聞之,未嘗有一日不歎息痛恨,輾轉反側,不能安眠。幸賴二十四帝神靈,漢室得陛下這等中興之主,非如此,臣世受漢恩,又食漢祿,隻能一死以明誌了。”
劉協現在有些理解方才曹彰對自己得看法了,他看著說得唾沫橫飛,一頭是勁的賈詡,心道:“若非朕自知你賈太尉結局如何,幾乎便被你騙過去了。”
不過劉協也無意過分難為賈詡,道:“如此文和今後便在朕身邊備朕谘詢吧。”
賈詡毫不猶豫,劉協話音剛落,立時應命道:“是,臣領旨。”
賈詡答應的痛快,劉協使用起來便毫不客氣,立刻便問道:“文和以為,今日朝廷安危如何?”
賈詡胸有成足,道:“陛下可高枕無憂,昔日陳宮獻兗州於呂布,事態危急若斯,荀文若尚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守得三城不失,如今有其人在許,陛下複有何憂慮?”
劉協將有關袁術來襲的奏表拿給賈詡讓他觀看,然後道:“已經數日不曾有奏表送到朕案前了。”
賈詡將這些奏表細細看了看,笑著道:“陛下稍安勿躁,今袁紹圍困公孫瓚於易京,黑山張燕必不坐視,故袁紹絕不敢撤了公孫瓚之威舉兵以向青徐,袁紹不來,袁術劉勳皆是不值一提之輩,臣觀陛下憂思,亦不在此二人身上。”
“孫伯符平定江東,其侵略氣勢,直如猛火,且其人多有陰襲許都之意,以臣想來,陛下擔心當是應在了此人身上。”
劉協也不否認,道:“以朕想來,連日奏表不傳,道路不通,必是許都方向有變,故心有憂慮。”
賈詡仍是一笑,道:“不知陛下可曾聽聞,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見劉協露出不解之色,賈詡繼續道:“孫伯符往江東去,諸多對手,無一為世所重望之人,”故其連戰連捷,每到一地,迅速下城。”
“然若其人來襲許都,對手為誰?臣在荊州,亦曾聽聞,鄄城小城,呂布急攻月餘不能下城,今孫策雖勇,勇不過呂布,且許都之厚,遠勝於鄄城,如此這般,便是孫策舉江東之力而來,亦無能為也。”
“若孫伯符不取許都,而在半路陰待陛下,陛下亦不用掛懷,陛下中軍之騎卒,可謂精絕天下,至於陛下武將,關羽、張遼,皆是一世虎臣,孫伯符若來,陛下決意追擊之下,其人能不能走脫也是兩說,更彆提在陛下身上建功了。”
劉協些微的一些憂慮,被賈詡拿話一說,真的是半點也不曾剩下,但他知道賈詡此人,慣會體察人心,說些順耳之言,乃把懷疑的目光投在了賈詡身上。
賈詡見皇帝這等目光,道:“陛下莫要以為臣隻揀了些好話說與陛下來聽,陛下且安心坐於中軍帳中,看那孫伯符如何在陛下麵前碰個頭破血流。”
賈詡說的篤定,劉協思索片刻後也覺得確實是自己過分重視孫策了,孫策屢次想要奔襲許都,都是趁著曹操領軍在外,許都空虛之時而往,如今荀彧留有精兵在許,自己隨軍又皆是一時之選的名將,孫策除非以有心算無備,或能有所建功,但無論荀彧還是高順,都不是那種會輕易露出破綻之人。
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劉協見賈詡風輕雲淡的看著自己,心中一凜,這便是頂級謀士對於人心洞察引導之力嗎?
也無怪在原本的曆史中曹操對於立儲之事久不能決,眾人或者各有觀點,不能安曹操之心。
等到曹操問於賈詡,賈詡一句輕描淡寫的“明公不見袁本初故事否?”,直接擊潰了曹操的心防,於是堅定了曹操立長子曹丕為繼承人的想法,其後曹丕即位,投桃報李,全了賈詡一世尊榮。
這般想來,當日李傕、郭汜、張濟等叩關長安,逐呂布東出,殺王允全族等一係列事件中,賈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絕僅僅不是像他自己說得那樣。
這等人物,用雖可用,但也要時刻警醒,以免被人牽了鼻子走尚不自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