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但發現了“青州鼎”,還有一個周公旦昭示天下的鼎器銘文:
上麵寫明了周公旦親自從鎬京趕往西岐為呂尚主持大典的緣由。
當時西周建立不久,武王姬發英年早逝,將天子之位傳給了兒子周成王。
成王年幼,周公監國,幫助侄子處理政務,雖然問心無愧,可還是少不了各種風言風語,說他功高蓋主,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這個時候,又傳來齊國國君呂尚亡故的消息。
呂尚與周公是武王的左膀右臂,而且兩人的封地一個在齊一個在魯,算是鄰居。
但是周公常年鎮守鎬京,他命兒子伯禽前往齊國憑吊。
自己趕回西岐主持呂尚衣冠祭祀的大典,以“青州鼎”為祭品隨葬。
“九鼎”缺其一,即便登基坐殿也名不正言不順,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告訴世人,自己沒有不臣之心。
後來周公旦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如他所說,輔佐周成王,鞠躬儘瘁,直至成王長大之後,周公旦還政,返回了自己的封地。
武則天對此深以為意,命親信占據了這裡。
並就此找了個借口,讓高宗可以疏遠袁天罡,重用李淳風。
最後,失意的袁天罡隻得辭官回鄉,遠赴閬中,走的時候還給李淳風留了一封信,囑咐他在風雲突變之時再打開。
就在李淳風春風得意之際,傳來高宗駕崩的消息。
李治先武則天一步趟進了乾陵之中。
武則天借此機會,將這處吉壤占為己有,秘密修建不說,而且開始插手朝政,拿李家人開刀。
李淳風冒死進諫,卻被武則天告知,她隻是效仿周公故事,想當個輔佐李唐王朝的人罷了。
意識到事情不對之後,李淳風立刻趕回家中,找出袁天罡留下的那封親筆信。
這才發現,袁天罡早就算準武則天有稱帝之心,隻是缺少“天示”。
李淳風發現的這處吉壤,正好彌補了她的缺失,還讓她得到了“青州鼎”。
稱帝對她來說,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李淳風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悔不當初,可當他回到這裡的時候,卻發現,當初的呂尚衣冠塚早已經被那群武則天找來的胡僧破壞殆儘。
一座暗藏山腹的通天佛陀拔地而起,太公的衣冠塚被踩在腳下。
就因為長孫無忌當初在太宗麵前說了兩句武則天的壞話,淩淵閣二十四功臣全都被做成了表麵功臣,背後羅刹鬼的機關傀儡。
還引入了無數西域毒蟲,設下重重惡毒機關,並在主墓室安置了“三毒藏”。
悔不當初的李淳風此刻隻能遠赴閬中,找袁天罡求助。
袁公聽了他的講述之後,與他二人將這些機關推演一番,交給李淳風一個錦囊。
李淳風返回岐州,將錦囊中所標注的記號,依次用在了這座隱秘的墓穴之中。
至於“青州鼎”,李淳風借著武則天對他的信任,來了個偷梁換柱,著人用相同重量的石匣,將銅鼎換了出去,帶去了閬中由袁天罡保管。
至於呂尚的衣冠等物,早已腐敗不堪。
不過,周公旦將自己的佩劍也一並隨葬在了墓中,被那些胡僧斬成兩段。
李淳風隻找回了後半段,帶回唐都,找當時最好的鑄劍名師張鴉九,將殘劍重鑄之後,製成了一把“障刀”。
看到這,林逸詫異的目光轉向了石匣中的那個錦盒之上。
請天假,整理一下第二卷的結尾和第三卷的大綱,明天正常更新!感謝大家支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