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書裡說的難道是真的?
林逸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堪輿八魁”居然是基於此而建立的一個組織。
當初,這些民間的仁人誌士,為了維護華夏正統血脈,摒棄前嫌,放下仇怨,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起初,大家都懷著一腔熱血,勢要驅除韃虜,恢複華夏的時候,事情還進行的比較順利。
南北兩派各司其職,有人去關外尋找滿清龍脈,有人在全國各地尋找能過代表華夏皇權正統的“九鼎”和“傳國玉璽”的下落。
隻可惜,隨著滿清的勢力發展的越來越穩固,民間的“反清”的意識就越來越薄弱。
再加上滿清對這些組織采取了各種手段,從內部分化。
這些江湖人士禁不起誘惑,就有人開始臨陣倒戈。
“最初,南派的封家,北派的李家,找了各種理由,退出"八魁"。
後來這兩家都有人科舉高中,封家人還一度做到兩廣都督,李家也有人做到了山陝總督的位子。
不久之後,天師府以‘不宜過多涉足民間之事’退了出去,南派楊家,郭家也相繼退了出去。
唯獨把北派距離滿清核心區最近的三家,丟在火上烤。”
“這他媽是人乾的事?出賣自己的兄弟,簡直豬狗不如!”
汪強聽到這,忍不住義憤填膺的罵道。
“好麼,關外的孫家,京津兩地的白家和羅家,可不全都暴露在滿清眼皮子底下嗎?這幫人也忒不地道了!”
錢升一下子就說到了重點。
北派三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被滿清采取各種手段徹底打壓,勢力和名聲就此沒落。
後來華夏大地經曆各種衝擊和震蕩,北派徹底沉寂了下去。
時至今日,也就造成了現在“南強北弱”的局麵。
林逸現在終於知道,這兩位老先生為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破例,隔著輩兒的要收他們三人為徒。
這口氣被壓了二百多年,現在終於有一個能幫北派扛旗的人站出來,這種苗子怎麼能從輕易放走?
今天這番談話,兩位老先生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能說的不能說的都說了。
已經說到這,林逸心裡積壓許久的問題應該可以問了。
“先生,我想知道當年‘八魁’的一眾門長,到底有沒有找到滿清的龍脈所在?有沒有打聽到‘九鼎’和‘傳國玉璽’的下落呢?”
羅老頭猛灌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碗,直接用袖子抹了抹嘴,接過了林逸的話茬。
“龍脈是找著了,就在長白山,努爾哈赤的永陵就建在長白山中,他的陵墓後麵有座啟運山,龍頭在西,龍尾在東,龍脊上大小十二座山頭,三高峰,八矮峰,一平峰。”
“這山勢豈不是正好暗合滿清十二帝?康雍乾三代鼎盛,從嘉慶到光緒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宣統乾脆就名存實亡了?”
錢升反問道。
“介尼瑪就是這麼回事,據說當初找到這龍脈所在之後,大夥是老虎吃天沒地方下爪。
滿清給這龍脈周圍都駐紮有官兵,你想進去炸山,根本行不通。
想要擺個風水陣克之,周圍能用的風水位都被清軍安營紮寨,給你占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