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你說!”
張興正了正神情,認真說道:
“齊廠長,我們越中醫院燒傷外科目前配備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搶救機器和監測儀器,我們也有最好的燒傷藥物,並且我們的陳院長還有一套自己研究出來的補液方案和植皮方案。
當初我們在非洲就曾經搶救過好幾個麵積重度燒傷病人,所以我們的團隊都是比較有經驗的,現在滬海專家的治療是有漏洞的,我覺得應該讓陳院長和我們團隊參與更能挽回病人的性命。”
張興以為自己說完這些話,齊廠長應該被他折服了,然後真誠邀請越中醫院參與搶救。
結果他挽回來的卻是齊廠長一聲輕笑:
“嗬嗬,這些話都是你們陳院長教你的吧?”
“不是,這是我……”
“小夥子,有事業心是好事,但不能被人當槍使,你們越中醫院的水平能跟人家東山醫院比嗎?要有自知之明!”
說完齊廠長拍了拍張興的肩膀,自顧自走掉了,根本不給張興解釋的機會。
“齊廠長,你不能這樣,你……”
另一邊,陳棋還在做吃瓜群眾,用他後世的眼光看待滬海醫院燒傷科的一些做法,怎麼看怎麼不對。
比如滬海醫院的醫生沒有做到無菌操作,而這是燒傷科最基本的操作規範。
要知道越中人民醫院針對大麵積燒傷病人使用的是“無菌病房”,這玩意兒可是很先進的,就是為了減少微生物感染風險。
可滬海醫生的手摸了這個又摸那個,一轉手還接觸到病人的體表,看得陳棋皺眉不止,心想白瞎了這麼好的無菌病房了。
就在陳棋心裡吐糟的時候,眼角看到垂頭喪氣的張興回來後,心裡明白這家夥肯定是碰了一鼻子灰。
“怎麼樣?越鋼廠讓我們參與搶救了嗎?”
張興氣得臉都通紅了:
“陳院長,這個齊廠長太過份了,看不起我們越中醫院,還說我們不能跟滬海專家比,這簡直不可理喻。”
陳棋白了一眼這個下屬,心裡暗暗吐糟書呆子不懂得人心。
人家齊國民之所以花重金請滬海、省城的專家前來救治傷員,要的就是這種態度。
類似於表演,顯得他齊國民如何如何重視,如何如何想儘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
這都是給全廠三萬職工,給這38名燒傷工人家屬,給上級領導們看的。
更確切說是關係到他的烏紗帽。
隻要表演到位,就算工人最後死了幾個,齊國民做為廠長已經儘力了,到時處罰也能輕點,或許還能帶病上崗,繼續當廠長。
所以越鋼廠的領導是不會把工人交給本地醫院搶救的。
如果是胃腸病還好說,可越中醫院在燒傷領域還沒有一鳴驚人過,人家有懷疑也正常。
“好了好了,彆抱怨了,咱們手上不是還有兩個大麵積燒傷病人嘛,人家越鋼廠不信任我們,咱們就跟東山醫院比比,看誰的本事更高,誰能搶救回病人。”
還是那句話,燒傷麵積60是八十年醫學界共識的一條生死線。
現在越中醫院集中了5個燒傷麵積超70,甚至其中3個病人燒傷麵積超過90,這個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長三角衛生係統,接著就是全國燒傷科。
剛巧11月20日要在滬海招開“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年會,越中發生的事情引起了主任委員彭永言的極大興趣。
彭永言是位於雙慶市的第三軍醫大西南醫院的院長,裝軍裝的那種,本專業就是燒傷科。
做為行業大佬,他比誰都明白,臨床上燒傷麵積達90的病人並不少見,但到目前為止,為什麼全世界還沒有一例搶救成功的案例過?
說明這個難度係統實在太高了。
彆人或許會笑話越中陳棋又在不務正業了,但彭永言卻不這麼看。
陳棋一個衛校畢業的基層醫生,能折騰出整形外科、手外科、胃腸外科來,並且成為國際學會的理事,是能用一般常理去看待的?
所以彭永言決定,在年會召開前,先跑越中去瞧瞧熱鬨,反正滬海離越中也不遠。
此時的越中醫院已經進入了夜晚。
鄧長樂團隊完成了對三個重傷員的清創工作,可謂是九死一生,遲善軍心跳呼吸停止兩次,驚出所有人一身冷汗。
接著就要開始過第二個難關——補液。
燒傷患者在高溫環境下,通過體表會丟失很多水分。
其次,燒傷患者一般都會伴有皮膚損傷,失去了皮膚的保護屏障,身體的熱量和水分會喪失的更多。
大量的水分丟失,燒傷患者可出現低血容量休克,需要予以補液治療。
另外,補液並不是單純的補水,燒傷患者除了喪失水分,還會丟失很多電解質,患者可出現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所以還需要予以補充電解質。
燒傷患者如果出現感染,還需要予以抗感染治療。
所以清創這關好過,補液這關難過。
補什麼?補多少?說說簡單做做越非常難。
病房裡,曾楚將一張草稿紙交給了鄧長樂:
“鄧老師,這是我們新換算出來的補液方案,根據病程記錄,過去的8小時目前已經輸入了4500晶膠液體。”
鄧長樂聽了不高興了:
“怎麼才補了這麼點液體?這是怎麼算出來的?用的是重慶公式吧?瞎胡鬨,這麼一點液體怎麼夠?沒看病人已經因為血容量不夠都死過兩回了。”
曾楚點點頭:“好的鄧老師,我馬上按我們上海公式重新來計算。”
八十年代國內對於燒傷補液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公式,國內目前存在著重慶公式、上海公式、南京公式三種。
其中重慶公式,也就是以西南醫院彭永言教授為團隊研發的補液模式,是目前國內主要的補液公式。
但堂堂大上海怎麼會采用一個西南鄉下醫院的公式?
他們當然要自己研發出一套所謂最先進的補液方式。
所以以東山醫院為主的滬海市多家醫院聯合推出了一個“上海公式”,跟“重慶公式”開始打起了擂台。
那麼兩者之前有什麼區彆呢?或者說跟後世的主流的補液模式有區彆呢?治療效果如何?(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