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長一聽陳棋問他要什麼就生氣了,沒好氣的白了陳棋幾眼:
“去去去,我個人不需要什麼?我不需要你的賄賂,我也不需要你的暗股,跟我個人沒關係。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你陳棋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能跟我們海東醫大捆綁在一起。”
陳棋眨眨眼,有點疑惑,心想這跟國情有點不一樣呀,領導咋不要乾股改吃素了?
李校長沒好氣地看了陳棋一眼,這才一臉不耐煩地說道:
“你小子是個人才,而且你小子是個不安份的人才,前麵無論是玩整形外科,還是手外科,到後來的內鏡手術,再到現在的燒傷外科,你都能玩出花來,成為國際一流水準。
隻要你一直跟我們海東醫大合作,把學術課題跟海東醫大分享,你寫論文也好,招國際學生也罷,都能掛上我們海東醫大的名頭,這就是我最大的要求。
托你的福,現在我們海東醫大的胃腸病專業已經成為了全世界一流學科,國內打遍無敵手,這讓海東醫大在國內的排名直線上升,這就是我們海東醫大的好處。
現在你是海東醫大的教授,將來完全有可能成為海東醫大的校長,接我的班,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希望你帶領著海東醫科大學,能成為全國,噢不,是全世界一流的醫科大學。”
說完,李校長還揮了揮拳頭:
“到時什麼協和北大,什麼華西複旦,通通都不在話下,都要排在我們海東醫大後麵。我們海東醫大能跟什麼斯坦福、哈佛、牛津、梅奧等醫學院平起平坐,為國家爭光,這就是我的願望。”
陳棋懂了。
李校長是想用海東醫科大學的資源,去幫助陳棋陳書創業。
而反過來,陳棋得到了利益上的實惠,卻要幫助海東醫科大學走上世界學術更高的地位,這個難度也是超大的。
他陳棋現在畢竟隻是一家地市級醫院的院長,連評個三甲都危險的醫院。
李校長這是看好陳棋,將重寶押在了陳棋身上,不得不說,真的很有魄力。
“李校長,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可以答應你,一輩子都不離開海東醫大,幫助海東醫大成為世界雙一流醫學院,可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我能決定的,萬一你退休了,後麵的校長不認賬咋辦?”
人走茶涼,人亡政息,後任不管前任的賬,這是某國的特色,陳棋不得不防。
到時陳家的醫藥公司真的全麵跟海東醫大合作,結果換個校長說叫停了,那損失就大了去了。
不是每個領導都有李校長這樣的長遠眼光和格局的。
如果等“校企合作”全麵推開,一方再毀約,那陳家的損失就大了,而且還會流失很多保密項目。
至於所謂的“合同”,在某些有權人眼裡就是拿來撕毀的,什麼契約精神,那都是對老百姓的約束。
八十年代辦企業幾乎都是“掛靠”,就是我老板給你國有單位多少錢,我借用一下你們的名頭,以歸避當時的政策。
結果等你老板辛苦把企業辦起來了,賺大錢了,人家掛靠單位突然說企業是他們的,不是你老板的。
甚至你老板提取了一些企業利潤都被認定為是“貪汙”然後坐牢,這種例子比比皆是,陳棋不得不防。
誰知道李校長卻是無所謂地笑道:
“這個我早就想好了,現在你是副廳級乾部,級彆夠了。而且聽說你跟省裡的二當家關係匪淺,完全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先擔任海東醫大的副校長嘛,怎麼樣,心不心動?”
老頭看來已經把方方麵麵都考慮清楚了。
如果陳棋自己是海東醫科大學的校長,陳家的企業以陳書這個法人跟海東醫大合作。
合同是前任李校長簽的,跟後任陳校長有啥關係?而陳棋又可以保證陳氏企業與海東醫大能順利合作,免得被人摘了桃子,這的確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到時研究出來的理論和榮譽歸海東醫大,研究成果和專利則歸陳家的藥企,絕對是雙贏的局麵。
要說陳棋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又不是聖人,前世他一個博士在讀生,當了半輩子小醫生,這一世居然可能當上醫科大學的副校長,甚至是校長,怎麼可能不心動?
要知道陳棋前世在大學讀了8年本碩連讀,再加上在職博士,看到校長的次數不會超過一個手掌。
校長那是誰?高高人在,脫離人間煙火,在大學校園一言就可以定一個學生生死的活閻王。
前世需要陳棋高山仰止的大人物,這一輩子他也能當當了,這讓陳棋心裡美滋滋。
並且李校長丟出來的“糖衣炮彈”還能順利幫助陳棋成立自己的醫藥公司,人家都想得這麼周到了,他陳棋還有什麼矯情的?
陳棋到不是為自己考慮,他是肯定要當一輩子醫生的。
但陳家四姐弟以後都會有下一代,他必須為下一代鋪路。
到時哪怕下一代不爭氣,也可以學學香江船王許愛周成立一個家庭基金,讓子孫每月領錢。
這樣哪怕你子孫再是泡李嘉欣這種高段位綠茶,也可以保證家產不被敗光,還能保證幾代人衣食無憂。
雖然陳棋學的是西學,但他骨子裡還是很傳統的。
有錢了當然要傳給子孫,裸捐?有毒吧?
你捐出去,自己子孫沒得花,送給郭美美去花,你們說這種是不是聖母腦上頭?對社會進步有啥幫助呢。
“好,李校長,你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我再拒絕就不識實務了,你放心,海東醫大交給我,我絕對會像對越中人民醫院這樣,讓他們成為世界上響當當的名校。”
李校長一聽仿佛泄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拍了拍陳棋的肩膀:
“這樣我就放心了,海東醫大在我手裡隻能算是勉強支撐不退步,但想進一步太難太難了,我們海東省的高等教育和醫療資源得不到國家的支持,我也心焦呀。”
哪怕到了2023年,海東省985和211大學也隻有一所。
三甲醫院數量也少於其他兄弟省份,比如廣東有130家、四川129家、山東107家、江蘇80家。
做為一個經濟強省,海東省三甲醫院隻有76家,這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於是大量病人都跑到滬海、首都去求醫。
這是海東省教育界和醫療界的一個恥辱。
所以除了利益交換外,陳棋和李校長都有一種“野心”,要把海東省的醫療教育搞上去,爭取領先全國,世界聞名,這才是雙方一拍即合的合作基礎。
“李校長,你放心,你再幫我保駕護航幾年,反正我還年輕,離退休還有30多年,這30年足夠我折騰了。咱也不貪心,先搞幾個拳頭學科出來,胃腸病學是一麵旗幟,燒傷外科也可以。”
1989年全國燒傷年會正式在越中醫院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