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位學會委員,以及幾十名來自海東全省各地的燒傷外科醫生們,大學教授們齊聚一堂,這時候眼睛全部盯著大屏幕在看。
首先出鏡的是丁新娟母女。
當屏幕裡出現兩個全身黑色,像焦碳一樣的病人時,全場都是一片驚訝的聲音。
這時候朱火炎做為越中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主診醫生開始介紹病情來:
“諸位,這兩個病人是被火燒傷後一個月入院,大家現在看到的病人身上的黑色物質,是病人根據農村土方,用鍋底灰+不知名的中草藥,然後用桐油攪拌而成,抹在全身。”
朱主任的話音一落,下麵開會的燒傷科醫生們都驚呆了。
“這樣還不死?”
“一個月了都不死,估計是燒傷麵積不大吧?”
“對對對,肯定是這樣。”
結果鏡頭一轉,就是醫生們開始對丁新娟母女進行清創,當看到清創完的病人,所有人又是倒吸一口涼氣。
“真的是全身燙傷啊?”
“喲,這越中醫院還真沒吹牛,燒傷麵積真的達到了90?”
“乖乖,這樣的病人我可不敢收。”
下麵議論紛紛,陳棋心裡聽了就爽,大家越是驚歎,不是越顯得越中醫院的水平高嘛。
第二個鏡頭就轉到了越鋼廠三位工人這裡。
當看到大卡車上三位工人被抬下來的樣子,尤其是兩個小醫生抬病人時,扯下一大張皮來,這讓現場的參會者又是一陣陣驚呼。
彆說普通燒傷科醫生們了,就連彭永言教授、祝良工教授、王奇正教授、安永春教授都也是眼睛一咪,腦子裡迅速盤算如果自己是主診醫生會怎麼處理。
但根據他們幾十年的經驗,發覺似乎都是死路一條。
而倪誌華教授則是一臉懊惱,因為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這麼嚴重的燒傷病人怎麼就會被越中醫院搶救回來呢?
畢竟接下來的視頻,肯定要打東山醫院的臉了。
而倪誌華做為東山醫院燒傷科主任,這臉要在全國同行麵前丟光了。
這時候鏡頭裡出現了病人搶救的畫麵,朱主任的介紹聲音也響起:
“其中一位遲姓工人在入院後18小時因為心肺功能衰竭不幸死亡,沒有搶救回來,根據我們越中醫院的推測,病人的真正死因還在於補液量偏大,而且晶膠比例不對引起。”
如果換了以往,倪誌華非拍桌子憤然而起不可。
這他娘的什麼意思?這是公然挑釁東山醫院,否定上海公式,你們越中醫院這是要死啊。
可是現在事實擺在眼前,東山醫院吃不消的病人被越中醫院搶救了回來,這讓他倪誌華怎麼有臉否定?
他覺得自己的老臉都丟光了。
彭教授這時候眼角瞄了一眼自己這個老夥伴兼老對手,心裡爽得一批。
這時候現場又是一片議論聲,因為上海公式是有名的量大管飽,擴容用好了是救命藥,用不好就是催命的毒藥。
當然大多數人都不敢質疑,再牛,誰能牛得過東山醫院這樣的“權威醫院”?
但隨後朱主任的介紹就嚇大家一大跳了:
“隨後我們調整了後續的治療方案,放棄了上海公式,重新計算補液量,然後用全新的越中公式配合最先進的血流量監護儀,用科學嚴謹的補液方式,幫助病人渡過了體液滲出期。”
參會人員覺得今天太刺激了,一個炸彈接著一個炸彈扔出來,是這麼多年全國燒傷學會所沒有過的熱鬨。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主席台上燒傷會學副主任委員,同時也是東山醫院燒傷外科主任倪誌華。
倪誌華心裡罵了越中醫院一萬遍啊一萬遍,全臉上仍然笑嗬嗬的風清雲淡:
“如何補液,主流承認有3種方式,各大醫院還有自己從臨床上摸索出來的公式,越中醫院也一樣,但是越中公式到底是不是放置四海皆準?還是僅僅個例有效?這個還需要全國同仁共同探討。”
倪教授嘴上說得客氣,意思可不客氣。
就是說業內隻承認3種公式,包括上海公式,至於其他公式都是野雞公式,是你們自稱的,並沒有得到大家承認。
陳棋坐在台下,鼻子輕哼了一聲。
他對上海公式非常反感,做為重生者,他更明白上海公式是不科學的,有違臨床醫學的,是應該取消的。
這時候有個醫生舉了舉手:
“朱主任,你們所說的越中公式,具體是怎麼個內容?”
朱火炎微笑著點點頭:
“下麵,我給全國各位同仁介紹一下越中公式的補液原則以及具體公式,補液的原則,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先快後慢、先膠後晶、先濃後淺、先鹽後糖、見尿補鉀、缺啥補啥。
具體怎麼理解呢?
1、根據脫水程度輕重,確定補液總量,這個總量是靈活的,不是一塵不變,完全按公式計算量來
2、根據脫水性質,有無酸中毒及低血鉀等,確定補液種類,這就需要我們事先做好電解質檢查。
3、遵循先快後慢,先濃後淡,先鹽後糖,見尿補鉀的原則,補液總量應按規定速度補完。
4、補液包括3個組成部分:累積損失、繼續損失和生理需要量;
5、補液的關鍵在於前24小時,重度脫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嚴重酸中毒首先要擴容糾酸,繼而繼續補充累積損失、異常及繼續生理丟失量。待血循環和腎功能恢複後,機體自身就能調節,同時糾正脫水過程中注意補鉀。”
朱主任的普通話很標準,台上講得仔細,台上,包括台上幾位主任委員全部都認真拿著筆在記錄。
會議室裡非常安靜,全部都是沙沙沙的書寫聲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